2024年《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pdf

2024年《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温儒敏语文讲习录》一书收录了一系列温儒敏老师的公开演讲和发言,以及给媒体写的文章。该书总结了温儒敏老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新思考、新探索、新见解和新方法。书中,温教授从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语文高考等方面切入,深度剖析中小学语文教育核心问题,为破解诸多语文教育难题寻找途径和方法。在当下新高考、新课标的教育环境下,这本书能够提高中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家长正确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有效指导孩子阅读;帮助学生爱上语文和阅读,在提高考试成绩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全书读来亮点多如恒河之沙,不胜枚举,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所说的平衡,即“应试”与“兴趣”之平衡,也正是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由于这本书本来就是由温老先生的访谈和演讲所组成的,所以读起来还是十分接地气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中国教育的关注与重视。这本书中大量的篇幅都在讲语文教学的性质以及语文如何教才会不让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关于语文教学,作者提出一定要“抓住培养说、读兴趣的牛鼻子。”还提出语文学习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过去一直强调工具性,现在由于人文性被更多的人重视,有时反而会夸大语文的功能,可能会使学生缺乏基本的语文知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最重要的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要随波逐流,坚守好语文的阵地,创新教学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二者的平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广泛阅读最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而写作只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把它内化之后输出来,但要想有质的改变,首先要进行量的变化,那么就是强化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中挤出时间看大量的书,真正做到广泛阅读,老师该怎么去做,真的值得思考。从先生的书中,我好像明白了一点,新课标中提出了要教会学生学会猜读、快速读、跳读、浏览,都是在教学生怎样快速地阅读。只有比较快,才能读得多,才能加大学生阅读量,这一种读法尤其适合课外阅读。想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我们还要打破一些读书的观念,除精读课文需要提高要求外,学生平时的阅读也是可以不求甚解的,这样做是可以拓展阅读面,培养读书的兴趣的。那语文课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呢?先生说,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位、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在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同样,教师也不应因为事务忙碌就不去读书,其实教师更应该抽时间去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他要求教学者要不断地适应这个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像是一对矛盾体一样,“人文性”与“科学性”的比例,无论是在教材编写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很考验我们的专业。对于语文教学需要始终保持一种学习者的心态,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同时,要深入学习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者提出的要求。在教育的征途中,我们既是引路人也是跟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