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自卑状况的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中学生自卑状况的论文.doc

关于中学生自卑状况的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8-关于中学生自卑状况的论文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心理咨询周雪[摘要]自卑即自我评价贬低,一般指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的心理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通常这种情况不属于本人的真实情况,常表现出缺乏自信、悲观失望、自忧自怜、烦恼苦闷等心理状态。自卑可以看成是一种情绪或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直接和人的认知相联系。很明显的当人知道自己在一些活动或外在状况上低于社会平均标准,但这个差距在短暂时间内无法弥补和改变时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里是一种消极的心态,现在为数不少的青年具有这种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这种心理普遍的从在与每个学生的身上。从而让我了解到自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问题解决,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关键词]自卑感自卑心理中学生成因1、引言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按照个体心理学阿德勒(A.Adler)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又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精神动力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自卑也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他认为“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虽然现在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身体和生理上的疾病也在先进的医疗技术不断地得到救治,但是由于生理或心理缺欠所引起的心理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很多学者也研究过很多关于自卑心理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其所带来的危害。我也认为自卑心理对每个人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他形成的因素不仅仅是一两个,而是多种因素所造成的。而且真正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健康。为此我们要多多关注此类问题,真正的了解关于自卑的各种资料,并且加大解决此类心理问题的力度。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自卑心理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解决的一些办法。2、自卑心理的表现2.1、常常情绪低落一个人常常无缘无故的郁郁寡欢,那极可能是因为自卑心理引起的。2.2、过度怕羞儿童,特别是女孩子略有怕羞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中学生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对对亲戚、朋友面对面的坦然的谈话,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感接触生人等等),那么可能他们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2.3、拒绝交朋结友一般来说正常的中学生都喜欢交朋友,和同龄孩子交往,并且特别注重友谊,但又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友兴趣索然。2.4、难以集中注意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学习或一些活动中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2.5、经常疑神疑鬼自卑的孩子往往对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的评价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的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2.6、过分追求表扬自卑的孩子尽管感到自己“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的比正常孩子更好的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取不诚实、不恰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2.7、贬低或嫉妒他人自卑孩子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嫉妒他人,如可能为同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为了减轻自己因自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如此往往并不凑效。2.8、自暴自弃较大比例的自卑孩子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的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来辩解。2.9、回避竞争、竞赛虽然有的自卑孩子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等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孩子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脱逃,甘愿当“逃兵”。2.10、言语表达较差据专家所做的统计,高达80%以上的自卑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言语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2.11、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