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为满足社会尤其是学校、新闻出版机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以及基础教育的需要,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生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之既掌握本专业特有的研究方法,又了解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并能够灵活地加以运用。毕业生应该具有独立承担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题、独立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献的研究能力,或成为基础教育中具有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硕士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须注重其它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熟练运用电脑,并且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二、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本方向致力于先秦两汉文学的研究。先秦两汉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和上游,文、史、哲三位一体,尚未分家。本方面立足于中国文化史的大背景,以经史典籍中的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本时期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研读重要典籍,着重培养学生对相关典籍的校注、鉴赏、评论等方面的能力。唐宋文学:本方向致力于唐宋文学的研究。唐宋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文学创作高度繁荣。本方向以唐宋时期的作家作品,尤其是重要的总集、别集为重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本时期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研读重要典籍,着重培养学生对相关典籍的校注、鉴赏、评论等方面的能力。元明清文学:本方向致力于元明清文学的研究。元明清是我国文学史上通俗文学、叙事文学占重要地位的时期,以小说、戏曲为主要文学样式,诗文创作也很繁荣,文学门类齐全。本方向以小说、戏曲以及各体文学的创作和理论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本时期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研读重要典籍,着重训练学生对相关典籍的校注、鉴赏、评论等方面的能力。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者,经学校批准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本专业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四、培养方式1.指导教师负责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完成学位论文等工作。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应在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研究生的中期检查、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由学科统一组织。学院负责研究生培养的日常管理工作。2.课程学习与研究课题、科研论文、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以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研究课题和科研论文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培养其各种实践能力。硕士生在培养过程中,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适当参加导师的学术研究,以及进行学术访问、外出游学和参加本科教学实习等环节。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总学分为33学分。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公共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81考试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362考试2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362考试2外语1444考试1-2学科必修课文学研究方法论543考试11.共计16学分。2.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学习4门相同课程。3.二级学科各方向研究生学习2门相同课程。文学经典理论研究543考试2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543考试3经学通论543考试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543考试2专业外语361考试4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教育学201考查3研究生选修教师教育课程和第二外语,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心理学201考查3第二外语(日语、俄语)401考查3学科选修课宋代文学要籍解题201考查11.研究生需选修不少于7门7学分的非学位课程。2.研究生可跨学科选课。3.选修课程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唐宋俗文学研究201考查2诗经专题研究201考查3史记专题研究201考查4明清小说研究201考查4先秦文学专题研究201考查4唐宋词专题研究201考查4补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144考试1、2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只记录成绩,不计学分。古代汉语108考试1、2文学概论54考试2考试六、必修环节1.文献综述每位硕士生在开题前提交一份与论文选题有关的不少于4000字的书面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组评定成绩。文献综述不合格者或未完成者,不得进行开题报告.2.教学实践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