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doc

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范本,供参考!最新范本,供参考!最新范本,供参考!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5年3月20日)3月18日,接到省厅《关于组织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后,我市迅速行动,立即将通知转发给我市建筑业企业,要求企业提报相关材料,并将于下周一组织部分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3月19日,我们又接到了省厅召开座谈会的通知,由于时间紧迫,企业的情况还未能及时反馈到我局,更详细的情况还未能全面掌握。现就目前掌握的我市建筑企业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市建筑业紧紧围绕“平安、安全”这条工作主线,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外出施工、建筑市场治理整顿、农民工工资清欠等重点工作,全市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建筑企业985家,其中总承包企业310家(一级19家,二级138家,三级153家),专业承包企业408家,劳务企业267家。建筑业全年平均从业人员13.6万人,高峰期20余万人,绝大部分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均收入5.3万元。2014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0.74亿元,同比增长11.45%;建筑业增加值76.35亿元,同比增长5.73%;房屋施工面积2106万平方米(含未竣工工程),同比增长5.09%;全市建筑业地税收入10.65亿元(全市地税收入75.09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4.18%;外出施工合同额105.63亿元,同比增长4.5%,外出施工产值86.57亿元,同比增长16%。(一)强化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把质量安全作为保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生命线。市管区域实行了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全市形成了主管部门监管,企业自控,建设、监理单位监控的综合管理体系。当前全市在建工程(含往年结转工程)2861个、2021.2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比较稳定。(二)推进了外出施工工作。实行“行业鼓励、政策支持、舆论引导、服务保障”,通过创造条件与“中字号”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措施,鼓励本地企业“抱团发展”、“借船出海”,开拓外埠市场。近五年,全市外出施工产值年均增长19.7%以上。(三)扎实开展建筑市场治理整顿。以严格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为突破口,加强外来队伍管理,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六个行业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以规范招标投标程序,打击压级压价、串通投标、阴阳合同、违法分包转包为工作重点,治理整顿建筑市场秩序,逐渐营造良好、有序、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四)积极打造装饰业品牌。我们把装饰业作为特色产业培育,目前我市的石材干挂、玻璃幕墙和门窗等专业,施工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我市建筑业极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五)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坚持前期预防和投诉处置同步抓,实行了投诉纠纷快速处理和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努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我市建筑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我市建筑业企业积极探索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方法,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筑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受全国经济下行和房地产形势的影响,我市建筑企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企业转型发展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是发展理念滞后。目前,我市建筑业行业结构单一,大部分企业产品种类单一,多以普通工业民用建筑为主,依靠房地产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大多数本地企业缺乏专业工程承建能力、配套能力,承揽的工程多处在市场竞争的低端,无法适应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方向转换,缺乏轨道交通、隧道工程等专业,“有需求,无能力”矛盾突出。二是缺少核心竞争力。我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普遍低,目前没有一家特级企业,企业“多、小、弱”特征明显。许多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偏高,偏重经营,不注重科技创新和投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资源整合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本运作能力不强,产业资源整合不足,不能有效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低。我市建筑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之间的整合重组不够,建筑业企业与建材业、房地产业、工程设计与咨询以及投资金融业的联合发展不足。(二)高投入和高成本,使建筑企业经营负担过重。在承接工程初期,大部分建筑企业在人力、物力、资金投入过大,除去物价上涨因素,目前建筑用工紧缺,人工费上涨过快,使得施工现场各项投入越来越多,工程成本增加。而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设单位趁机人为压低价格,在招标中片面强调最低价中标,施工企业为承接工程,不得不压低价格、盲目让利,导致施工企业恶性竞争,有的工程中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三)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不及时,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一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因资金不到位或遇到相关政策,造成其后续资金衔接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