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院感染相关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医院感染定义常见部位院内感染诊断1.临床诊断常用的VAP临床诊断标准包括:①使用呼吸机超过48h;②发热;③白细胞增加;④脓性气管分泌物;⑤常常伴有影像学异常表现2.病原学诊断①气管内抽吸物培养:细菌定量培养,如分离细菌浓度≥105CFU/mL,则可诊断②经气管镜保护性毛刷:定量培养,以≥103CFU/mL为诊断标准,是VAP最可靠的诊断方法③经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3.组织学诊断多重耐药细菌/泛耐药细菌(MDRO/PDRO)1.定义对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MDRO)2.常见的MDROMRSA,VRA,VRE,产ESBLs的肠杆科细菌,MDR-AB,对广谱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的细菌3.产生原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细菌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从而筛选出耐药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定义留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常见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微生物引起导管感染的方式导管置管感染的危险相关因素与宿主因素、导管类型、医院规模、置管位置及导管留置时间有关诊断标准1.确诊具备下述任1项,可证明导管为感染来源①有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5CFU)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000CFU),同时外周静脉血也培养阳性并与导管节段为同一微生物②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量血培养,两者菌落计数比(导管血:外周血)≥5:1③从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性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阳性至少早2小时④外周血和导管出口部位脓液培养均阳性,并为同一株微生物2.临床诊断具备下述任1项,提示导管极有可能为感染的来源:①具有严重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导管头或导管节段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阳性,但血培养阴性。除了导管无其他感染来源可寻,并在拔除导管48小时内未用新的抗生素治疗,症状好转②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患者,有发热、寒颤和/或低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至少两个血培养阳性(其中一个来源于外周血)其结果为同一株皮肤共生菌(例如:类白喉菌、芽孢杆菌、丙酸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微小球菌和念珠菌等),但导管节段培养阴性,且没有其他可引起血行感染的来源可寻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近期内留置导尿管史(通常为7天内),有或无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日常观察事项细菌微生物培养注意:导管尖端及导管皮下段培养,多腔导管需对每一个导管腔进行培养医院感染报告医嘱中注意事项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外科口罩、防护镜或面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处理所有的锐器时防止被刺伤或刺伤他人;禁止回套针帽等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正确处置医疗废物手消毒洗手原则①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②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洗手步骤六步法洗手指征①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②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隔离隔离标志:接触隔离:蓝色飞沫隔离:粉色空气隔离:黄色隔离衣穿脱顺序常见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病人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体同室隔离,做好接触隔离标识(蓝色),避免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病室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分组诊疗、护理(或最后诊疗、护理)应加强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护目镜或面罩仪器设备尽可能专人专用,不能专人专用时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才能给他人用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等洁具专用或用后消毒标本应密闭容器运送病人出院或转出应对床单位及仪器、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生活用品无特殊处理;医疗废物应装在防渗漏、密闭容器中,利器放入利器盒,应防渗漏密闭运送患者标本一周内连续2次(间隔应>24小时)送检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可解除隔离预防院内肺炎、尿路感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