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锦集九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班社会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活动准备: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活动过程:一、感受爱。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老师提问:(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二、体验爱。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幼儿分成四组体验:(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4)请幼儿扫地。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活动反思: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大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不同表情的意义。2、提高幼儿思维表达的能力。3、练习丰富的表情动作。4、通过活动使幼儿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接纳不同的情绪表现。5、大胆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来。活动准备:可变化的大表情娃娃硷(四幅)不同的表情如: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小表情娃娃脸若干(每个娃娃表情不同)魔力变脸板式1个(有帘可掀动)活动过程:一、教师面无表情地站在幼儿前面不说话,一会儿请幼儿猜猜看教师在想什么?幼儿开始乱猜或想不出来时,教师突然笑眯眯地说:“那你们猜老师现在是生气还是高兴呢?”二、说明脸上的表情可以告诉别人你的心情,不同的表情代表不同的`心情,人有许多不同的表情。三、出示教具可以变化表情娃娃,请幼儿仔细观察。(如高兴的娃娃)提高:1、这个娃娃是什么表情?高兴2、什么时候会出现高兴的表情?3、你来做一做好吗?(请幼儿做出高兴的表情)教师依次出示高兴、生气、难过、害怕表情的娃娃脸。四、教师在幼儿充分表达了不同表情的意义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并点出当人们时,就会做出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的表情。幼儿明确学习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词汇。五、出示黑板上张贴的小表情娃娃脸(不同的表情)老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表情娃娃脸,她们每一个都对我说了一句话,可是,老师给搞混了,记得她们每个人都说了什么话,现在请小朋友帮忙分辩一下。如教师藏在黑板后,说其中一句话如:“哼,你这已经是第五次踩我的脚了。”请幼儿猜猜是那个表情娃娃说的,并说明为什么是这个表情娃娃说的。教师请幼儿分别猜出每一句话是哪个表情娃娃说的。(允许有不同答案存在)六、教师将每个表情娃娃所说的话依次再说一次,加深幼儿对不同表情的意义的理解。小结:人在遇到不同的事情时就会有不同的表情。表情可以把我们心里的想法表现出来。七、练习表情动作。游戏:表情变变变。1、照镜子(1)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教师变化一表情,幼儿也做出和教师相同的表情。(2)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和下面的幼儿进行照镜子变脸游戏。(3)幼儿之间两人一组进行照镜子变脸游戏。2、我说你做教师说高兴、难过等词汇,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3、魔板变脸教师向幼儿介绍一种神奇的东西叫魔板,我们的脸贴在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