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朱熹《杨修之死》问题导读--评价单(序号)班级:组名:姓名:创作:付莉审核: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生字词,如“庖、惇、谮、绰”,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关于杨修犯曹操之忌的事件要点。2.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杨修、曹操性格的写法,探究杨修死因。3.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祖国的传统文化;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重难点分析1.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2.探究杨修死因,在文本中搜集、归纳、整理信息。课时安排2课型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知识链接: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问题导读1.默读课文5遍,把你在阅读过程中的生字词,记录在下面。2.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概括关于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几件事?3.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分析他们的性格.。4.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5.穿越时空,如果你是曹操身边一位重臣,是杨修的朋友,你会对杨修提出什么忠告?对曹操进一什么言?6.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读一读关于曹操的故事情节,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7.如果杨修的死的最终原因是曹操的“嫉”才,那么作为学生的你们应如何对待你身边优秀的同学才能使自己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呢?我的自学问题我的小组问题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4、内因:杨修之死,一方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外因: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他在大是大非和重大问题上不能与曹操保持一致,甚至离心离德。杨修之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