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龙源期刊网小学学生口算能力培养实施策略作者:张立辉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3期摘要: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发挥主阵地——课堂平台的作用,家校联合——发挥校外课堂的作用。关键词:课堂平台家校联合数学计算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学生计算能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其它能力的提高。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发挥主阵地——课堂平台的作用学生知识、方法获得的过程都是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中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得来的,能力水平也是在课堂这个平台中得以提高和展示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上课1.开始利用口算卡片进行训练教师根据学过的内容,每节数学课出示10道或20道口算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快速口答。采取的方式可以开火车,或者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裁判员,给以正确或错误的判断。这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学生的口算能力一定会提高的。新课时2.让学生理清算理(1)理解和掌握算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注重说理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理解和掌握算理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基石。如果学生能把算理有条理地、迅速地说出来,那么这个学生在口算中,速度也会很快,正确率也会很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说理的训练,夯实算理,为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龙源期刊网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可以摆小棒,摆卡片,也可以制作课件放出来。让学生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应把5分成2和3,8与2组成10,10加3得13。并画出口算8+5=13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这叫凑十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5+8”怎样算。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2)说算理训练思维。抓好说算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口算能力。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问学生“13-8等于几呢?”“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同时也是体现算法的多样性。(3)适当介绍一些口算方法,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口算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算法的多样性。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算法的多样性,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同时灵活地使用多种口算方法,除了学生学生相互交流的方法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一条途径。俗话说的好,“不管好猫、瞎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二、课堂上要强化训练,把好训练关,使学生的口算又对又快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通过练习。因此教师要认真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练”是指口算要经常训练。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激发1.口算兴趣,养成口算习惯,由被动口算到主动口算在课堂教学中的巩固训练中,能口算的题就让学生口算,需要计算时,也尽量与口算相结合的进行。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一种怪现象——不管什么算,都计算,不爱口算的坏习惯。根据2.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择口算题龙源期刊网例如:三年级上册的口算题,要以三年级的口算内容为主。整十、整百、整千相加减;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题,还要穿插二年级的口算内容。还要有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末尾、中间有“0”的题,还有有余数除法的口算题。注意题量的多少和难易,合理利用时间,坚持不懈地训练3.利用学生自习时间进行训练,每次30道或60道口算题,口算难度大的占5道或10道。时间3分钟或6分钟,在题卡上答题或者利用数学课前3~5分钟进行训练,教师出示题卡学生口答。这样长期下去一定会有效果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