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手工业商业.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5.5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业手工业商业.pptx

农业手工业商业.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黄河流域五谷:六畜: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相互关系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②手工业、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③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手工业发展;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外贸也发展起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④商品经济繁荣,资~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命题趋势:近些年的题目这里大多以选择题为主,有向材料题增多的趋势,复习中注意对古代商业的把握,注意将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比较。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涉及农具、技术、制度及经营方式等。1、农具——石器木器和刀耕火种、铁农具和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器和牛耕,汉代得到普及,唐朝曲辕犁的发明使用——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技术——垄作法、代田法、绿肥种植技术、育秧移栽水稻增产技术、稻麦复种制。《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等著作总结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3、耕作制度——南方的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4、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是简单协作,集体劳动。春秋末期自耕农经济产生,个体农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它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新中国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最终被消灭。②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为屯田制和均田制。A、屯田制:古已有之,代表有曹操、魏蜀吴三国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基本特点是土地国有,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起来,稳定了社会社会秩序。B、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一种较为完备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北魏,沿用至唐朝中期。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手中掌握大量的土地为前提,在不触动地主阶级的条件下,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均田制也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③农民土地私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重要补充。2、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由于土地占有关系的不固定,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②危害: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由于封建地租较重,导致工商业者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四农田水利工程——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1、大禹治水2、《河渠书》、《沟洫志》等水利学专著3、李冰——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郑国——郑国渠4、汉代关中地区的“井渠”(至今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5、东汉治理黄河——王景6、唐代设立渠堰使官职,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7、宋代对兴修水利工程有功的官员有明确的奖赏制度。8、明清时期统治者重视水利的兴修。9、主要的灌溉工具:隋唐五代的立井水车、高转筒车;宋代水转翻车;明清翻车;五关于小农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形成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3、产生时间:春秋战国4、特点:①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②经营方法:农民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③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④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很少商品交换)5、小农经济的优势:①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②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推动精耕细作④政府的重农政策6、局限性①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7、评价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