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选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pdf

精选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5)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我国幼儿园课程正式提出“社会”这一课程名称的是()oA.1919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附小幼稚园B.1903年创办的湖北幼稚园C.1905年创办的湖南蒙养院D.1904年颁布的《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2.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与常识教育相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大大扩展了教育内容B.思想品德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可以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C.和生活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强调对幼儿生活的引领,而不是幼儿生活的简单适应D.相对于人文教育,社会教育有更多的内涵与内容,人文教育侧重精神层面的陶冶,而社会教育还需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社会技能的训练3.个人童年期的生活经验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A.弗洛伊德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班杜拉4.()儿童在同伴面前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学一年级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oA.社会发展需要B.我国的教育目的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6.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和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A.自主性B・计划性C.娱乐性D.目的性7.以下不属于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特征的是()。A.持久性的困难B.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C.行为不足D.不理会现实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5分)8.在柯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是其第2阶段的特征。(X)9.社会性微笑是婴儿的情绪社会化的开端。(V)10.共情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会产生抑制作用。(X)11.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而前也会感到羞愧。(V)12.儿童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外部的社会规范和成人的要求。(X)13.在游戏中经常出现的违规行为并不是儿童刻意为之,而是受限于他们的思维与认知水平。(V)14.儿童与自我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V)1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V)16.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的言语说教。这是陶冶法的要求。(V)17.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随机性和无意性的特点。(J)18.在角色扮演中,教师不可以通过扮演其中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X)19.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学前儿童自愿自主参加的活动。(V)20.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意识”这样的教学目标陈述方式是符合要求的。(X)2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就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X)22.学前儿童说的话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说谎行为,教师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X)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第一,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与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第二,情绪情感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第三,社会交往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24.简述导致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因素。答:(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而。(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2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答:正而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木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作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学前儿童的白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2)创设积极的环境;(3)树立榜样;(4)以鼓励表扬为主。四、案例分析题(15分)26.娃娃家游戏中,三个5岁多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A女孩找到了理由:“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只有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B女孩马上顿悟:“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我也很能干,我也可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