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09学期课程名称作业1单项选择题第1题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二者的存在(生存)方式不同(即二者和自然界的关系不同)B、前者对自然界有改变,后者对自然界无改变C、前者有工具,后者无工具D、前者有语言,后者无语言答案:A第2题人对自然界的“否定”是指()。A、人可以拒绝自然界B、人可以脱离自然界C、人偏偏不要自然界的现成给定物而要创造自然界现成没有的事物D、人可以藐视自然界答案:C第3题“人主要是人自己的产物”,这句话的意思是()。A、人的变化发展和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无关B、人自身的变化发展主要是在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中实现的C、人和动物是完全不同的D、人脱离自然界也能生存答案:B第4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问题B、无限和有限的问题C、绝对和相对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D第5题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自然界出现了猿这种高等哺乳动物B、猿的四肢向人的手和脚的进化C、人类的社会性劳动和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D、猿脑向人脑的进化答案:C第6题为了在认识论上坚持既唯物又辩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必须()。A、坚持理性认识必须依赖感性认识的观点B、坚持感性认识一定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观点C、坚持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D、坚持世界具有统一性的观点答案:C第7题真理是()。A、客观事物及其客观规律B、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C、人们对事物实际有效的想法D、人们为了生活方便而主观杜撰出来的观念答案:B第8题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A、绝对论和相对论B、直线论和循环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经验论和唯理论答案:D第9题真理和价值二者的关系实质上是()。A、对和错的关系B、是和非的关系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D、真、善、美三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答案:D第10题“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那个“物”实质上是指()。A、人们生活中物质需要B、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利益C、人们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劳动以及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D、人们的物质性肉体答案:C第11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是()。A、实践性B、革命性C、科学性D、阶级性答案:A第12题人的精神超越性(活动)的两个特点是()。A、头脑构思和制造工具B、物质需要是人的根本追求和“鸟为食亡,人为财死”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D、精神愈超越,其内容离肉体的直接需要就愈远和精神超越总指向无限、永恒、绝对答案:D第13题广义的“文化”是指()。A、知识水平B、政治制度C、某民族(国家)在长久历史中形成的生存样式(外在显现)和精神价值(内在依据)D、经济模式答案:C第14题文化,其最深刻的内容是其精神价值层面的()。A、科学技术B、道德、艺术(文字)、信仰(宗教)、哲学C、政治制度和经济实力D、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风民俗和传统习惯答案:B第15题考察某人或某民族(国家)精神发育状况和水准的最后的标尺是()。A、科技水平B、哲学思维C、道德素养D、有无深厚的宗教信仰答案:B第16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吾心便是宇宙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答案:D第17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答案:A第18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时间的顺序性B、时间的不可逆性C、时间的相对性D、时间的间断性答案:B第19题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答案:D第20题“人的精神超越”(道德、信仰、哲学)和“人的物质追求”(金钱、地位、物质需求),这二者的关系是()。A、二者实质上毫无关系B、二者有时有关系,有时没有关系;二者在有些事情上有关系,在二者有些事情上没关系C、现象上二者越来越远,本质上二者越来越近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D、截然对立,无法统一答案:C第21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