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陶艺创作”是从事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集中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现已成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一、课程教材二、课程性质与作用三、课程设计与定位2、《现代陶艺创作》课程定位本课程设计围绕“现代陶艺创作”的基本知识点、职业能力要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展开。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科学定位于创作技法、陶艺创意设计、设计表达三个模块,并处理好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系,避免知识的过多交叉和重叠,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围绕课程目标开展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使学生能掌握现代陶艺的制作方法,创造出独特、新颖、视觉冲击力强的现代陶艺创作作品。本课程培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知识能力目标指掌握现代陶艺创作的概念和制作技法。专业能力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掌握工艺流程及其原材料的特性2、培养学生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表现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现代陶艺的认知和设计思维的开发4、培养学生手绘能力方法能力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设计项目的策划制作能力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原创设计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2、培养学生对各环节的沟通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五、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2、按照基本工作过程的要求,我们在课程的案例上精选几个企业实际制作样例或者企业招聘人才时的考题作为我们教学的实例,进行仿真教学,再以真实陶艺大赛选题进行真实的案例教学,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六、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二章陶艺制作工艺(一)教学目的:通过系统的工艺环节实践练习,使学生认识体会陶艺创作所面临的工艺条件制约因素,解决陶艺创作中引发的工艺问题,并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成型方法、装饰手段和施釉、烧成知识,以更好地为创作服务。(二)教学重点:陶艺制作过程中的泥条盘筑、筑浆、泥板成型、拉坯成型、印坯成型;浸釉、浇釉、喷釉法,烧成温度的控制。(三)教学难点:陶艺成型技法、施釉工艺、烧成工艺(四)教学内容:1、系统讲述陶艺发展历史及各种工艺知识,了解材料和工艺特点。2、了解国内外陶艺的发展动态。3、基本成型技法练习。4、基本的施釉与装饰技法练习。5、烧成工艺的温度控制。6、各工艺过程可能发生的技术缺陷与解决方法。(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解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以教师创作示范形式讲授各个工艺过程的特点。(六)思考与练习题:、1、异形器皿造型练习作品一件,限用泥条盘筑法,装饰手法自选。2、任意造型练习作品一件,限用泥板成型法,施釉装饰。3、印坯成型作品练习作品一件,装饰手法自选。理论教学:此门课程理论上只要求够用就行,大多数时间都在实践教学上,一般理论课不会连续上四节课,基于此课程实践操作时间较多的需要,我们的理论课是根据学生的实践进度分块讲述,这种方式很灵活方便,学生直观感受更深刻。课堂实践:学生除及时掌握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和理论外,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较强的制作中,完成必要的知识技能训练外,还要完成指定的项目实训训练题,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进行陶艺作品的创作。课外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应用能力,老师们还专门成立了陶艺制作工作室,学生和教师在课余可以在工作室中接受实际的陶艺项目制作,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巩固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与制作能力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作品展示:在完成现代陶艺创作课程后在整个系里举办一次陶艺作品展示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展览,学生可以得到校内外专家的现场指导和讲评,同学们之间也可以通过此平台互相学习切磋,并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能,以提高今后的实际制作能力,实践证明此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七、教学设计八、教学方法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定期到多功能厅观摩优秀的陶艺作品,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陶艺创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调动学习积极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借助电子课件、作品示范、等综合媒体手段,以文字、图像、声音、行为等互动语言,使学生更生动、真切、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实境教学法:利用景德镇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带学生到艺术家工作室、企业生产一线、陶瓷市场现场观摩,陶瓷美术大师、企业技术员、市场营销人员直接指导,弥补了教师讲课方面的不足,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师生互动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实行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课程教学除常规的理论教授与实践训练教学方法外,坚持作业公开点评,学生自评,教师指导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避免了教师上课“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