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天地九》教学设计《语文天地九》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天地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天地九》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做小实践,揭开自然视象中的谜团。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尊重科学,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意识。重难点:导学生初显身手,选择题材写作。课时划分: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教具准备用于实验的必需品。教学过程一、师讲述故事引入。二、揭示本课教学内容。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三、开故事会四、做实验室1、过渡2、生自由汇报3、动手做实验,请注意安全。(1)师表演;谈观后感受。(2)阅读课文,了解奥秘4、分组做实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一、评讲作业二、出示本次作文要求1、读要求。2、选择自己的意向。3、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三、写前辅导(一)、选择“报告”的如何写作。重点汇报“报告”的格式。拓展思路,寻找写作材料。(二)、选择写“经历”的如何写作。四、习作过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欣赏佳作,修改病文,掌握“报告”的写法,提高叙述、修改能力。教学过程:(一)点评此次作文情况(二)共同欣赏(三)选择病文或片断,指导修改。(四)课堂活动。分小组修改。各自读改,进行对比。抄写习作。《语文天地九》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摘录笔记、读古诗)一、摘录笔记1、全班齐读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2、师:大家在读完后发现,它们都是好词、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点词句。那么,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句子吗?3、学生合作找到重点句子。4、全班交流。5、师:你能说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6、指名回答。《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大量比喻手法《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写《林中乐队》拟人手法7、举例说明。A、血肉:比喻为抗击入侵者而拼搏的人们。B、长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坚实的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C、魔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8、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句子。二、读古诗1、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围绕着“音乐”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象声词来表示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2、全班齐读古诗。3、自学并交流古诗的含义。4、学生交流预习资料。5、学生质疑诗意。6、全班交流讲解。嘈嘈:声音沉重悠长。小弦:指最细的弦。切切:弦声幽细琐碎。第二课时(自读课文)一、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合作学习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2、四人小组交流。3、全班讨论。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三、体会思想1、讨论: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2、指名回答。3、师: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4、师: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5、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6、四人小组交流。7、个人汇报。(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四、课外拓展1、师: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2、指名回答。第三、四课时(习作)一、导入习作主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音乐)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假如世界没有了音乐。二、完成习作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3、教师点评。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5、引导习作主题。A、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B、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C、合理、大胆地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D、拓宽视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等。6、学生开始习作。7、修改习作。8、抄清习作。《语文天地九》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完成“读一读,组成词语”。2、完成“看谁写的成语多”。3、完成“照样子写一写”。4、完成“初显身手”。5、完成“金钥匙”。教学重难点:1、完成“多音字组词”。2、完成“积累成语”。3、完成“仿例造句”。4、完成“初显身手”。5、完成“金钥匙”。教学准备:小黑板课型: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我想》、《七色花》、《降落伞》三篇课文,知道了我们小学生应该大胆想象,发挥创造,追求美好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到“语文天地”去学习。二、新课:1、完成“读一读,组成词语”。(1)出示4组多音字,学生认读。xingjihejiang兴系喝降xingxihexiang(2)自由读一读,齐读。(3)自由组词,并指名说说。2、完成“看谁写的成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