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九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6的加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2.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3.培养幼儿从小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投影机、投影片、算式卡片。幼儿学具、娃娃电脑学习机、磁性学具。[活动过程]一、准备练习复习6的组成。1.游戏“拼6”。(1)按键发音:(采用娃娃电脑学习机)老师按键发音与幼儿按键发音次数合起来是6次。(2)拍手对数:老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数合起来是6下。2.填数活动。(1)将6的组成填上合适的数。(2)引导幼儿归纳6的组成。二、尝试练习1.出尝试问题。启发幼儿根据组成6可分成4和2,在磁性板上摆图、列出算式。师:今天,我们根据6可分成4和2这组分合,用盒子里的小图片在磁性板上摆图,然后根据所摆的图,列出算式来,能列出几个算式,越多越好。2.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列式情况。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2+4=66-2=44+2=66-4=2全班约20%的幼儿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儿列出2~3道算式,10%的幼儿列出一道加法。3.相互交流、讨论。你是怎么摆的?又是怎样列出算式的?三、教师讲解加法以“小兔拔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现投影)列出算式:4+2=62+4=6比较:4+2=6和2+4=6有什么异同。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减法以“小兔送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现投影)列出算式:6—2=46—4=2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减4等于2,6减2就等于4。读算式两遍。四、巩固练习(第二次尝试活动)“娃娃游戏”(采用电脑学习机)游戏规则:由两名幼儿合作进行,一名幼儿出题。另一名幼儿在学习机上插得数,题目都做完了,另换一张算式卡,两人交换角色再玩。(幼儿两人合作,你考我,我考你,兴趣浓厚,有的幼儿答错,同伴帮助纠正,尝试成功率较高)五、游戏活动1.看算式报得数:4+2=6;6—2=4等。2.游戏“送苹果”。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苹果”,反面有算式,算出得数是几就送给几号运动员。反思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图计算6的加法,减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得生动活泼,形体松,头脑紧的情况和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设计上,本着突出教科书编写的原则: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和师生交流的过程:有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呈现儿童的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及角色粗心的性格特点。学习独立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不遗忘、不丢失。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活动准备:故事录音、幼儿用书《找不到眼镜》。活动过程:听故事录音,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故事的名称叫什么?""谁找不到眼镜?他的眼镜到哪儿去了呢?"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前半段。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交流:"熊的眼镜会在哪里?""为什么他会找不到自己的眼镜?""他的眼镜应该放在哪里?"听看结合,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阅读故事,边听教师完整的朗读故事。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我们帮助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呢?"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提升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积极讨论:"我们的学习用品增加了,那怎么样使这些学习用品不丢失呢?"师生共同归纳统计保管物品的方法。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一、说教材本次活动《月亮像什么》是“我想飞”这一主题中的,这一活动借用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以幼儿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讲述了一群动物对月亮的不同幻想。故事虽简单.却充满了儿童情趣,充满了幻想,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在幼儿绘画创作中,通过这个故事,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美,创作美,激发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向往月球的愿望。在《纲要》艺术领域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