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单元补充:一、复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字词与重要语句。2、会阅读课文重要语段,理解课文内容与作品主题。3、会利用注释与工具书,阅读课外浅近的文言文语段。二、复习重点: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字词与重要语句。2、会阅读课文重要语段,理解课文内容与作品主题。三、复习难点:会利用注释与工具书,阅读课外浅近的文言文语段。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复习导入: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重点要注意背诵。七、复习内容:(一)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陶渊明,又名,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填朝代)著名诗人。2、《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字梦得,被称为“”。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者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3、《爱莲说》:选自《》。作者,字茂叔,(填朝代)哲学家,著有《》《》等。4、《核舟记》:选自清朝人编辑的《》。本文作者是,明末人。5、《大道之行也》选自《》。这部书与《》,《》,《》《》并称“五经”。6、杜甫,字子美,号,世称杜少陵。被喻为“”,其诗被称为“”。著有《杜工部集》。“三吏”是指《》,《》,《》;“三别”是指《》,《》,《》。(二)精彩语段阅读。《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⑴可爱者甚蕃()⑵濯清涟而不妖()⑶香远益清()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翻译文言语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选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4、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石青糁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为宫室、器皿、人物()⑵中轩敞者为舱()⑶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⑷高可二黍许()2、翻译下面句子⑴尝贻余核舟一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3、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4、这件雕刻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5、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大道之行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⑴不独亲其亲()⑵男有分,女有归()()2、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通解释通解释3、翻译句子(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2、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4、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5、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陋室铭》“山不在高……何陋之有?”1、《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无案牍之劳形()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宜乎众矣。”4、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三)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晋王述①初以家贫,求试宛陵令②,所受赠遗③千数百条。王导④戒⑤之,答曰:“足⑥自当止。”时人未之达⑦也。其后屡居州郡,清洁绝伦⑧,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始为当时所叹⑨。予尝读而笑之。夫所谓廉士者,唯贫而不改其节⑩,故可贵也;今以不足而贪求,既足而后止,尚可为廉乎?而史臣著之,以为美谈,亦已陋矣。(选自《滹南遗老集》,作者王若虚)[注]①王述,字怀祖,晋朝的大官。②求试宛陵令:求得宛陵县的县官。③遗:此处读“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