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doc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与朱元思书》一词多义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争高直指通假字1、通()2、通()三、词类活用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3、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形容词作动词,)四、古今异义1、一百许里(古义:今义:)2、鸢飞戾天者(古义:今义:)3、经纶事务(古义:今义:)五、重点句子eq\o\ac(○,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eq\o\ac(○,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eq\o\ac(○,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eq\o\ac(○,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练习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4、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5、本文从哪几方面正面描写高山的奇异景色?6、写景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景的?7、其中议论抒情的是哪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五柳先生传》一词多义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以:因以为号以此自终之:或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言:闲静少言黔娄之妻有言其:亲旧知其如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词类活用1、以乐其志(,动词的使动用法,)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作名词,)3、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作动词,)4、性嗜酒(,名词作动词,)三、古今异义1、因以为号焉(古义:今义:)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今义:)3、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今义:)4、造饮辄尽(古义:今义:)5、赞曰(古义:今义:)四、重点句子EQ\o\ac(○,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EQ\o\ac(○,2)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EQ\o\ac(○,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EQ\o\ac(○,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练习1、本文是一篇,作者,(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3、“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说》一词多义食:食不饱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之:虽有千里之能马之千里者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4、其:策之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其真无马邪以: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虽有千里之能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2、才美不外见通()3、食之不能尽其材通()4、其真无马邪通()三、词类活用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2、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4、策之不以其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四、古今异义1、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今义:)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今义:)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今义:)4、执策而临之(古义:;今义:)五、重点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练习1、本文作者是,字,代家。其散文尤其著名,有的美誉。后世称其为。为“”之一。是唐代的领袖。2、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作“”,而伯乐喻指,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作者借此表达了的心情。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文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最后一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词多义以: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俯身倾耳以请人多以书假余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与朱元思书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当余之从师也其:俟其欣悦门人弟子填其室至: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若: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三、词类活用1、手自笔录(,名词作动词,)2、手自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