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捞铁牛精编.docx
上传人:努力****冰心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捞铁牛精编.docx

语文教案捞铁牛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捞铁牛语文教案捞铁牛1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捞铁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捞铁牛1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能复述怀丙捞铁牛的步骤、过程。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捞铁牛的各种材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对课题质疑2、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1、指名读课文,余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完评点。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介绍了什么内容。〈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生字的字型记忆、书写3、理解词义:陷、潜、绷、淤泥、笨重、出色、浮桥4、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义。〈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捞铁牛?课文什么地方说明了原因?2、学习1、2自然段,分析捞铁牛的原因(1)大水冲走铁牛(2)笨重的铁牛陷入淤泥里(3)重修浮桥需要铁牛3有感情地朗读怀丙和尚说的'话(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这样读的原因。4、学生质疑:什么叫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怀丙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课后的阅读说说2、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了解怀丙和尚如何捞铁牛的。〈二〉、学习第二部分:准备捞铁牛1、默读课文,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分几步?用竖线将它们划分开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1)(2)(3)(4)3、想想:怀丙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准备?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4、试着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加小标题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准备工作的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词语。6、试着复述准备工作〈三〉、学习第三部分:捞铁牛1、根据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第三部分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辅导3、汇报交流学习收获:(1)捞铁牛的几个步骤(2)给捞铁牛的步骤加小标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复述课文〈四〉、课文小结1、怀丙和尚为什么能捞起铁牛?原因有哪些?2、这说明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解答。3、再读课文开头怀丙的话,谈谈体会。语文教案捞铁牛2教学目标1、学生能会写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2、利用边读边想的办法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铁牛是怎样一步一步捞上来的,并学习复述课文。3、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教学过程自主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就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宋朝的历史故事《捞铁牛》,学习一下怀丙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二、个性阅读,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读文时画出生字。三、自主学习运用工具书及预习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四、指导读文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准字音。五、巩固生字词巩固复习本课生字词。六、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自然老师曾经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什么是浮力?二、朗读课文,概括大意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1、个别读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为了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步:潜水摸牛。第二步:船装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绳拴牛。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说一说怀丙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拉上来的?引导学生把浮力知识与本文有机结合。4、齐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怀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学家。)5、让学生举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浮力的知识。四、教师总结,指导读文第三课时一、复习生字二、练习朗读课文三、完成书后习题1、鼓励学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组词。2、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3、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填空。四、作业板书:老铁牛首先要(),然后(),再(),又()。语文教案捞铁牛3【内容简析】本课写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让学生读后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