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茂学****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docx

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时,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2、熟悉《粉刷匠》这首歌曲,能大胆、自信地用声音和动作参与歌表演。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懂得“什么是劳动,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珍惜劳动的人文思想。教学难点自信地参与表演活动,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电钢琴、自制打击乐器、小房子图片、歌词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感受音乐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师:一棵小树五个丫,不长叶子不开花,会写会算又会画,我们大家都爱它。2、律动模仿,调节情绪(录音机播放音乐《劳动最光荣》)二、听赏音乐,体验劳动1、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课件播放音乐《劳动最光荣》,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将音乐完整地听一遍)师:(1)歌曲告诉我们谁是爱劳动的,谁是不爱劳动的?它们是怎样劳动的?(2)我们应该向谁学习?2、做一做,猜一猜。(1)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亲身经历过的劳动。(2)动作模仿劳动场景,请其他同学猜一猜。3、师生一起随音乐模仿你所喜欢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课件播放音乐《劳动最光荣》动画)三、引导掌握,快乐学习1、唱一唱(1)初听《粉刷匠》音乐。(课件播放音乐《粉刷匠》动画)师:这位波兰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复听《粉刷匠》音乐。(课件播放音乐《粉刷匠》动画,教师用形象的卡片展示歌词,板书:《粉刷匠》)师:小粉刷匠是怎样刷墙的?(3)教师随琴范读歌词。(4)学生随琴齐读歌词。师:我们平时刷墙的时候会出现一种什么声音?(5)学生用“刷刷”来模唱歌曲旋律。(6)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小沙锤”来模仿“刷刷”声。(学生把沙子装进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7)学生一边用“刷刷”来模唱歌曲旋律,一边用“小沙锤”伴奏。(8)学生在熟悉歌词和旋律的基础上,随琴演唱歌曲。师:粉刷匠的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9)请同学们体会着粉刷匠的心情,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2、演一演(1)分组讨论,创编动作。(2)学生分组展示歌表演,其他同学演唱。(课件播放音乐《粉刷匠》歌表演。)3、画一画(1)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房子”图片发给同学们,请他们用彩笔一起来“粉刷”自己的“小房子”。(2)教师展示“粉刷”的最漂亮的“小房子”,提出表扬。师:住在自己粉刷的小房子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3)请同学们用最美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粉刷匠》。(课件播放音乐《粉刷匠》歌表演。)四、课堂小结,德育渗透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表演《粉刷匠》,听赏了歌曲《劳动最光荣》,你们觉得这一节课过得快乐吗?师:这些都是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语言是音乐,动作是音乐,琴声是音乐,劳动是音乐,音乐是美的,所以劳动也是美的。老师希望你们像歌曲中的小蜜蜂、小喜鹊、还有小粉刷匠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用你灵巧的双手,为社会、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真正勤劳的,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美。(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走出教室。)五、板书设计:(略)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材分析:生活中的人物动态千变万化,在劳动时则会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动作。各项劳动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也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时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比如画家王文彬的油画《夯歌》是描绘一群姑娘在打夯。在夯悬于半空,若起若落的最紧张的瞬间,表现了年轻姑娘蓬勃的'朝气和建设新农村的崇高理想。画面构图以倾斜的不稳定形式来加强打夯的动势,生动地表现出劳动的美感。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动态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描绘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工具以及周围环境,不仅可以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还能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也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价值之一。教材还重点展示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拾穗》,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外画家对劳动动态美的不同风格的描绘作品中进行比较、欣赏。同时还选择了一些素描、速写和版画作品,为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体验和想象人体活动时各部位的变化,体会各种劳动的动态。教材还演示了不同动作的动态线,让学生对人体的动态有直观的感悟。“试一试”和“提示”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一化解。“学生作业”的展示和“学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