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课后练习.docx
上传人:一条****淑淑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课后练习.docx

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课后练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课后练习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本次练习共5题。第1题是学习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2题是辨析近义词并选词填空;第3题是句式练习;第4题是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自豪感;第5题是阅读练习,稳固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工程--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写作时应选择适当的句式突出句意,增强表达效果。二、教学目标1.懂得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词语。2.能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表示死的词语。3.能仿照例句用双重否认句和反问句表达一般陈述句的意思。4.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5.能独立读懂短文,能划出短文的中心句,正确体会短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选择句式,并说明理由。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练习第1、3、4、5题。难点:练习第3、4、5题。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小黑板。二、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懂得表示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根据拼音写词语,完成练习第1题。2.能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表示死的词语,完成练习第2题。3.能依照例句用双重定句和反问句表达一般陈述句的意思,完成练习第3题。〔二〕教学过程1.指导学习第1题。〔1〕拼读拼音,写出词语。〔2〕全班校对、订正。〔南京、雷锋、天安门〕。〔3〕看看这3个词语的拼音,在书写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大写字母〕。〔4〕这几个词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什么要大写小结:但凡表示人或事物称呼的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都应该大写。〔5〕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并写拼音。如:xīhuacute;lagrave;iniacute;ngzhegrave;jiāngshěng西湖赖宁浙江省2.指导学习第2题。〔1〕读题,明确要求。〔填出表示死的词语。〕〔2〕指导解题方法。〔先读懂句子的意思,了解各句所写的人和死的原因,再来填写适当的表示死的词语。〕〔3〕学生独立完成。〔4〕全班组织讨论:各句答案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填写①就义。就义指为正义的事业被敌人杀害。刘胡兰是为了不泄露党的机密,被捕后被敌人铡死的。②牺牲。牺牲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在战场或其他场合战死,通常用牺牲。③遇难。遇难指因受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飞机失事属于发生意外。④逝世。逝世一般用于病故或老死。周总理属于病故。⑤击毙。击毙是贬义词,指坏人被枪打死。〔5〕校对后订正。〔6〕小结:用近义词时,我们要注意根据句子所表示的语言环境,准确地用词。3.指导学习第3题。〔1〕读题,明确要求。〔照样子改写句子。〕〔2〕分析例句。〔用小黑板出示〕①没有人不说大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A.句子中有两个表示否认的词:没有、不,否认之后否认,意思就是肯定了。我们也常联系到数学中的一条运算规那么:负负得正。有两个否认词,这样的句子就叫双重否认句。它表达的语气要比第一句一般陈述句更强烈。B.比拟两个句子,总结改句方法。〔用上两个否字词,如不能不,没有人不,不会不等,还要改动个别词语。〕②人们怎么会不说大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呢A.句子里有一个表示否认的词语:不,句尾用问号。但是这个问句不用答复,题目本身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这样的问句叫做反问句。它表达的语气也要比一般陈述句强烈。B.比拟两个句子,总结改句方法。〔用上一个否认词,末尾加上问号,还要改动个别词语。〕〔3〕让学生独立改句。〔4〕全班讨论,校对、订正。①进入岭中,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人们无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进入岭中,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会不马上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②容许了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容许了别人的事怎么能不守信用呢③地里的田鼠太多,庄稼的收成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地里的田鼠太多,庄稼的收成怎么会不受到影响呢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完成练习4。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5。〔二〕教学过程1.指导学习第4题。〔1〕读题,明确要求。〔整句成段。〕〔2〕把4句话通读一遍,了解主要内容。〔3〕学生独立完成。〔4〕全班校对、订正。〔总起--挖地道--用地道--总结地道作用,2431。〕2.指导学习第5题。〔1〕读课后问题。〔2〕带着问题自学短文,独立尝试答复下列问题。〔3〕找出中心句,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以及各段与中心的关系。〔4〕全班讨论答复课后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给予点拨。①前一句是排比句,和后一句相比,语气更强,感情更深,突出了红色的意义和对它的赞美②读起来音调激昂,更具音乐感。③前一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