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女性科学家,她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是谁呢?她就是举世闻名的法国籍波兰人居里夫人。她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请看案例赏析。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198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关于铀及其化合物的工作报告:铀及其化合物能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她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从哪儿来?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1897年,她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她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够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的重要发现是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某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实验中,她还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她同丈夫一道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不可改变的。但是这种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人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有志者事竟成,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证实。科技实验报告写作的重要性一、实验报告概述科学研究少不了实验,实验是人工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可控制的实践研究形式。实验报告就是对实验课题、目的、原理、方法、设备、结果、问题的理论综述,是全部实验过程的追述与总结。实验报告有两种形式:1、表格式2、文章式贝克勒发现放射性元素铀在法国科学院四次会上发布的科学实验报告1896年2月24日用两块结实的黑纸,把溴化银照相底片包起来。……在纸包外面的纸上放上某种荧光物质(硫酸氢钾和硫酸氢铀),然后置于太阳光下若干小时。将照相底片冲洗以后,在黑色的背景上出现了荧光物质和轮廓。如果在荧光物质和黑纸中间放上钱币或有花纹的金属片,那么照相底片上也就会出现这物品的影象。1896年3月2日我特别要提出如下事实,我认为是非常奇特的,虽然至今尚未直接观察到,当照相底片放在暗处时,这时荧光物质的荧光辐射因没有日光的作用而不可能产生,但同样会产生影象。1896年2月26日、27日,天阴了很久才出太阳。我放下已经准备好的实验,根本未去触动铀盐晶体,而把照相底片盒放在抽屉的暗角里。以后两天,太阳根本未出现过。3月1日,我把底片冲洗后,发现上面有非常清楚的图象。1896年3月9日铀盐发射出来的不可见射线能使带电的物质放电,象克鲁克斯管中的射线一样,可以用验电器观测到。有趣的是,从3月3日-7日,即经过72小时后,黑暗中发生的辐射,其强度不曾有任何显著的改变。1896年5月18日我研究过的铀盐,无论是发荧光的还是不发荧光的,结晶的、熔融的或是在溶液中的,都具有同样的性质。由之我得出如下结论:在这些盐中,和别的成分相比较,铀的存在是更重要的因素。我用铀粉进行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假设。防止石墨电极高温氧化的实验研究朱新宁吴国玺林君(本溪冶专·高职专,辽宁本溪117022)摘要:通过对石墨电极高温防氧化失重实验,对石墨电极高温防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采取向电极表面直接喷淋防氧化溶液的方法,迅速降低石墨电极表面温度,并在电极表面生成连续、均匀的防氧化膜,显著提高石墨电极高温抗氧化能力,达到降低石墨电极消耗的目的。关键词:失重实验;石墨电极;高温氧化1.前言石墨电极主要用于电弧冶金作为导电的耗材料,其消耗费用约占电炉钢冶炼成本的10%-15%。近年来为提高电炉生产率和降低电耗,电炉均采用高负荷作业,电极表面氧化消耗趋向越来越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电极消耗和冶炼成本。在电炉炼钢过程中,造成石墨电极消耗的因素很多,其中高温条件下,电极侧面氧化消耗约占总消耗量的50%-70%。因此,采取适当办法控制电极侧面氧化消耗,进一步降低电极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