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塞腰鼓》(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x

《安塞腰鼓》(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塞腰鼓》(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作者:刘成章执教:合肥市第二十中学秦朝菊授课时间:2008-4-24[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品味本文大量的短句、排比句和反复修辞等,感受充沛的语言气势。3、体会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感受西北汉子的奔腾力量,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充沛的语言气势。2、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安塞腰鼓的的恢弘气。[教学设想]1、通过朗读,从语感上感受充沛的语言气势。2、调动生活体验,进行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安塞腰鼓的的恢弘气势。3、以学生讨论为主。[课前准备]1、扫除文字障碍,初读课文。2、观看有关安塞腰鼓的视频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的恢弘气势。一、导入:我们曾读过关于中国味道的美文,那天同学们谈了很多的“味道”,有人说京剧是中国的味道,有人说黄山是安徽的味道,还有人说龙虾是合肥的味道。野枣是张梅林老家的味道,草莓是卢声语家的味道,一力做家务一边哼小曲是王翔的妈妈的味道。今天我们又要一直去品尝黄土高原的味道,品味黄土高原上西北汉子的味道――《安塞腰鼓》二、口读:鼓,击鼓,鼓声,它们该是用眼观、用耳听的,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用口读,用神想,用心悟,去想象和感悟那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1、齐读1-12段。2、学生甲读13-16段。学生乙读17-21段。学生丙读23-结尾。三、神想:(讨论交流)透过这一行行一段段的方块字,你在阅读过程中:1、哪些词句让你眼前不自觉地呈现出一个个场景?2、哪些词句让你耳畔不自觉地响起一声声鼓音?3、又有哪些词句勾起你生活中一串串的经历和体验?四、心悟:(先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答案)通过刚才的口读、神想,现在静心地感悟:____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请用适当的短语填空,这短语可以从原文搜索,也可以是自己的组合。五、主旨挖掘:思考:通过读、想、悟,觉得作者想借这篇散文告诉我们什么呢?(提示:看方框阅读提示)六、再读: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对安塞腰鼓有了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感情。现在请根据你对安塞腰鼓的重新认知,我们再重读课文1-12段,我相信这一遍读得一定比第一遍读得好。七、课后思考:这安塞腰鼓所带给我们的奔腾的力量和升华的生命,都是我们借助刘成章的精彩语言感悟到的,那么你在阅读过程中语言给你印象最深地方是什么?(第二课时重点揣摩要本文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