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docx
上传人:傲丝****账号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docx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丰富语言积累。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人在与自然相处中该吸取哪些教训。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教学过程]一、今昔罗布泊1、导入新课师:大家看看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掌握哪些信息?生:交流、发言。师:(归纳)罗布泊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湖泊,现在却消逝了。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题,明确:哀伤、惋惜。请再读课题。2、今日罗布泊师:罗布泊在哪?它现在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走进课本,自读前三段,哪些情境令你震撼。生:速读教材,整体感知。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并出示相关句子,重点句子要重点品析。如:“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师小结:今日的罗布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又恐怖,俨然一个人间禁地。3、昔日罗布泊师:你们可曾想过罗布泊昔日的风光,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昔日仙湖的踪迹。哪些情境令你向往。生:再次感知,出示美句。对学生的句子进行品析。如:“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用“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美丽宁静、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前面荒凉的罗布泊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师小结:昔日的罗布泊,一个仙湖、一片绿洲。4、罗布泊今昔对比,师播放罗布泊昔日和今日的图片,进行强烈的对比,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小结:一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组是大漠沙如浪,寂寞无人家。一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是戈壁滩,狂风卷,不见飞鸟马不前。你们可曾想,这天壤之别的两处景,竟是同一地方——神秘的罗布泊。二、悲剧谁之过过渡语: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30年前,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积从60%上升到84%。“沙进人退”在罗布泊变成现实。1、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师:这种生态的巨变就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当我们眼见一个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成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一片死寂,我们在哀伤、惋惜之余,是不是应该掩卷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生:对课文中关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进行探究。师:归纳概括学生答案明确:改道、“四盲”2、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找出文中揭示深层原因的句子。“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请齐读,重点品析“人”、“又”3、美丽的罗布泊就这样人为地消逝了,这怎不令人痛惜?文中除了这种直接指明原因的表达,作者还有些融情感于景物的含蓄表达,默读19—24自然段,品析作者的情感。“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作者将胡杨拟人化,写出了他们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并为人类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拟人手法,形象地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