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作者简介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罗布泊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过去的罗布泊牛羊欢歌鸟儿款款飞草木丰茂水乡绿林环绕牛马成群碧波荡漾水如明镜水丰鱼美蓝天白云林边牧歌鸟栖天堂现在的罗布泊凝固的生命动物的遗骸枯木哭泣静默的抗议盐碱遍地漫天戈壁余辉中的昔日河床广袤却无人迹、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的罗布泊盐碱之痛最后的泉眼沙海漫漫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过去的罗布泊:广阔、美丽、充满生机,。今天的罗布泊: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恐怖罗布泊消逝(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青海湖月牙泉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其特点是具备了新闻和文学两种文体的特点:即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请同学们说说发生在身边或熟悉的环境恶化的事情。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小结: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全文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一是对比;二是拟人,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课后拓展练习:1、搜集一些我们家乡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试给我们地方政府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2、作为中学生,面对环保问题,我们现在或将来应当做些什么?让明天更美好3、假如你也是一个百岁老人,你该怎样向人讲述罗布泊的沧桑?提示:A“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B“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C从出生到20岁,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D从20—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E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F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的养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