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x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2年2月1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苏政复[2012]9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的相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公布如下:一、总则(一)指导思想引导江阴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二)修编重点1.建立现代化目标体系2.探索符合江阴实际的新型城市化路径3.探索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转型路径4.构建相对稳定的市域城乡空间格局5.强化中心城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能级6.构建低碳高效的绿色交通体系7.弘扬城市文化、塑造滨江花园城市特色(三)规划范围规划区:江阴市域,总面积987.5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西至泰常高速公路,南至规划江阴大道(西段)-京沪高速公路-常合高速公路(东段),东至新桥西边界,北至江阴市界所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417平方公里。(四)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二、目标与策略(一)城市性质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二)城市规模到2015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22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54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85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239万平方公里以内。市域总人口近期控制在212万人以内,中期控制在245万人以内,远期控制在310万人以内。(三)总体目标至2015年,总体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至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至2030年,总体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水平。将江阴建成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充满活力、城乡协调发展、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国际化滨江花园城市。(四)发展战略新型城市化战略中心城市战略产业提升战略内涵●优先推进城市化●区域特色差异化●发展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空间结构低碳生态、相对稳定●中心体系等级清晰、功能明确、服务便捷●公共交通引导空间集聚和用地功能优化●交通枢纽引导用地开发和服务业发展●货运优势区位引导工业用地集聚●完善的城市功能●合理的产业结构●明确的产业分工●高效的地均产出●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较低的资源环境消耗三、内容与对策(一)区域协调:从边缘到前沿,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1、提升城市能级,服务澄张靖城市组群。2、加强协调、衔接:与周边县市:功能互补,设施共享,生态共保;与无锡:全面对接,错位错层,协调整合;与常州:边界整合,优化布局;与上海:依托上海,紧密合作;与苏中、苏北:资源整合,辐射带动,互动双赢。(二)产业发展:从制造到创造,构建现代高效产业体系。1、产业发展策略以沿江地区为重心,统筹市域工业布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南部生态水网地区为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产业布局指引(1)工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高新产业集聚区”、“东部优势产业集聚区”、“南部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东南特色产业集聚区”五大工业产业集聚区。(2)服务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域功能明确、产业分工明确、配套服务齐全的市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达到澄张靖城市组群中心城市水平。规划形成“123”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即打造“1个服务业高地”,“2条服务业发展带”,“3个特色服务业功能集聚区”以及若干个镇(街道)服务中心和高速公路道口经济区。“1个服务业高地”包括人民路、城市客厅、主城沿江地区等几大区块。“2条服务业发展带”是指沿江现代物流产业带和“云亭-周庄-华士”服务业联动发展带。“3个特色服务业功能集聚区”是指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业集聚区、新桥休闲度假服务业集聚区、徐霞客生态旅游服务业集聚区。(3)农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两轴一区”的农业发展格局。两轴即东西向的沿芙蓉大道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轴、南北向的沿徐霞客大道现代观光农业发展轴;一区即南部的生态农业发展区。同时,市域内其他地区也可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小规模的生态农业产业园、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三)市域空间:从分散到集聚,构建稳定城乡空间格局。1、四区划定禁建区:383.7平方公里;限建区:116.3平方公里;适建区:111.6平方公里;已建区:75.9平方公里。2、片区划分(1)近期:一城四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