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doc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93597608.doc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周南中学刘建国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精髓而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中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简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较好。关键词创新能力我们面临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特征的经济知识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创新。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新时代人才的意义显得十分重大也显得十分急迫。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因为身处中学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但同时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稚嫩教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培育出创新型人才就要求教师具备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教育从何处入手呢更新观念是首先要做的事。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应该以“学生为本”应该强调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观念更新了跟上了时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该以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是着眼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有些模式是能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A探索式教学。即通过设置情境或巧妙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规律的发现及实践应用的价值学说或学术观点的293597608.doc局限性可发展性等。如在讲授“植物的生长素的作用”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窗台上的盆景植物科学馆教育处门前的樟树的茎枝条的生长状况得出植物茎向光性生长规律学生会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让学生大胆猜想分组讨论并设计出实验法案来验证最后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前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作介绍。之后学生将自己的方案与前人的做法进行对比反思。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成就感。B开放式教学。即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室外。如我曾在初一讲授“植物叶的形态和叶序”课题时我把学生带出教室指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活生生树叶的不同形态带型心型卵型针型扇型等叶序有互生轮生等。并且回到教室后还可以因势利导将“观察法”作理论性总结和提高告诉学生在观察时应注意a明确观察目标b选定观察角度C确定观察顺序d做好观察记录e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他们掌握的生物知识是自己亲自观察获得的来得多么真切、亲进、自然、轻松而不象通过看书本听老师讲授来得抽象、遥远、刻板、乏味。当然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经常带学生出教室观察但老师至少可以指导督促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将观察到的实际情况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作对照这样就会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如在学习“直根系与须根系”时我要求学生观察菜市场或买回家的白菜、菠菜、葱、蒜等蔬菜的根。这样就会很大范围的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如果偶尔有人发现他观察到的实情有悖于书本知识从而大胆地质疑更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灵感开发其潜在的创新能力。C课题式教学。即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式的学习。如我在给高二学生讲授“种群密度”这一节内容时布置学生“科研课题”------设计方案调查某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写一份调查报告。当然要求中学生真正进行野外调查也许目前还不太现实但让学生设身处地式地模拟纸上谈兵总可操作吧通过尝试我发现学生对书本上简单介绍的取样调查法作了广泛、深入的思考和补充。如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他们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想293597608.doc到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标志呢标志技术的关键是什么呢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离实际情况呢怎样减少和修正误差呢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拓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让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甚至是生动地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珍惜野生动物对野生生物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睦相处。通过诸如上述一些尝试我觉得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当然这只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