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污染分析.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产养殖污染分析.docx

水产养殖污染分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产养殖污染分析(2009-08-3111:19:21)HYPERLINK"javascript:;"转载标签:HYPERLINK"http://uni.sina.com.cn/c.php?t=blog&k=2009%C4%EA8%D4%C2%BF%AF&ts=bpost&stype=tag"\t"_blank"2009年8月刊分类:HYPERLINK"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12816271_6_1.html"\t"_blank"技术前沿综合分析表明,水产养殖业所带来的水域污染问题,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解决污染问题的关键又在于了解其产生的真正原因□文/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水产科技中心刘峰许乐乐水产养殖业为人类贡献大量优质食物蛋白,已成为解决“粮食紧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农业产业。作为世界一个迅速增长的产业,水产养殖业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相关话题多年来倍受关注,在2008年韩国举办的世界水产养殖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话题。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最为突出。综合分析表明,水产养殖业所带来的水域污染问题,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养殖业污染综合分析从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讲,包括水产养殖业在内的动物养殖行业本身就是一种“污染”,一种人类干预下的特殊种群优势所造成的“生物污染”。这种特殊的人为干预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稳定的或非稳定的养殖生态系统。那么,集约化养殖则是更为明显的“生物污染”例证。养殖生态系统要求在人类的干预下保证局域系统平衡,畜禽及其他陆生动物养殖业的养殖空间固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直接呈现在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出现污染易于及时发现、治理与控制。然而由于水产养殖尤其是海水养殖的环境介质流动性强,而且水体环境并非人类生存的直接介质,因此对于非饮用水污染相对难于被直观感知,致使水域的污染不易被发现,如果不进行科学管理,累积效应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以海水养殖用水排放所间接造成的“赤潮”为例,最能说明以上观点。2009年7月8日,在青岛举行的生态系统水平的海水养殖国际研讨会上,集中探讨了如何将水产养殖活动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综合考虑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非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不同社会目标之间的最佳平衡。污染本身是一个相对和综合的概念,例如养殖海参或贝类的海区,海星的大量存在就是一种“污染”。理论上说影响局域生态系统平衡可能是一种相对污染,成功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最终是要实现一种平衡,一种相对的生态平衡。养殖业和种植业一样,毕竟是人类发展的趋势。如何保证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需要分析具体养殖生态系统,从根源上挖掘产生污染的原因,最终实现改善和治理的目的。二、解读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与污染产生水产养殖从养殖环境介质分类,包括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中还囊括着半咸水养殖范畴。无论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一般情况下污染是可以科学预见、估算和检测出来。以下分别以淡水池塘养殖,海水工厂化养殖和海水网箱养殖为例进行分析描述。1、淡水池塘养殖中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养鱼经》。以池塘养殖为代表的淡水养殖生态系统详见图1。传统淡水养殖过程中经典理论认为“养鱼先养水”,实际上就是要实现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以保证水中各种指标在养殖动物生存适宜范围内。如图1所示,合理的池塘养殖过程中,系统之外输入的饲料、肥料和渔药等,除了转化成养殖产品或可输出的非养殖产品输出系统之外,还有相当多的物质和能量残留在系统之中,系统各生物链能否成功的利用和转化这些物质与能量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体稳定和自净化能力;二是输入残留的物质和能量是否超出水体负荷。对于池塘生态系统而言,水体自身的稳定和自净化能力相对较弱,追求高产的高密度养殖,由于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大量存在,往往会造成水体缺氧和富营养化,这种后果除了可能导致养殖动物直接死亡,还可能使呈指数增长的浮游植物短期迅速爆发,形成激烈生态竞争,而间接导致养殖生物严重缺氧大批死亡。此外,渔药和添加剂大量使用造成的水体污染和养殖动物中毒,也是经常出现的污染现象,这往往可人为避免,但水体富营养化和药物等污染问题一旦形成协同效应,将产生更为严重的水域污染。通过水产动物的生长和饲料系数可大体估算出残饵量,而且鱼类的排粪量可通过研究饲料的消化率来计算。鱼类的消化率随食物种类不同差别很大。Winberg认为,杂食性鱼类的消化率一般为80%,植食性和腐食性鱼类的消化率一般低于80%,肉食性鱼类的消化率通常高于90%,未被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