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后现代课程-言语分析的基本思路(课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子勋后现代课程-言语分析的基本思路(课件).doc

李子勋后现代课程-言语分析的基本思路(课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十六课言语分析的基本思路(课件)1、治疗师进入一个心理咨询时显然跟一个常人的状态是不同的,他对信息的收集跟常人也不一样,一般人可能会很在意来访者说的内容,试图从内容里面去找到问题的症结,或者去找诊断、找到一个判断。可能这样一种思维过程对我们咨询能力是削弱的,它会让我们变成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治疗师,它会让我们和来访者处在同一个水平上,在这个水平上来访者帮不了自己,我们也帮不了他。所以我们在接受来访者的咨询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内心有比来访者多的多的东西在活动、在觉察、在观察、在对信息进行组织。2、怎么去观察来访者呢,怎么对一个咨客系统进行分析呢,怎么让一个来访者走进你的房间时,你对他所带来的期待、他所处的状态、他的动力有所觉察呢?这些需要看,在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他的言语和他身体表情的配合,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是不是协调,是不是过于的成熟,所谓成熟就是他的语言和表情过于的贴近,这种贴近也是通过多次叙事才能够产生的,如果一个故事能够多次讲的话,它流露出的情绪反倒是减弱的。3、在聚焦情绪治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我们如果鼓励来访者留在那个情绪里,并且一直回忆着所谓的事件或创伤事件的时候,他的身体表达会慢慢地松下来。在多次叙事里面,我们因为看到这个特征,哪怕是个悲伤的故事,但是由于讲述人讲述的太多,以至于他悲伤的情绪出来的反而是少的,这就仿佛是自己做了一个情绪治疗。在这样一个观察下面,我们马上就会观察到这个故事是被他讲述了多遍,这个多次重复的故事本身会让他的内心对事件的认识固化。那么如果想让来访者接受新的信息,就必须把他准备好的故事、讲了多次的故事变得不那么完整,或者我们要有意地促使这个故事发生变化,让他的叙事被破坏,主要是针对结构的破坏。4、言语分析的要素第一就是言语的结构,第二是言语里面隐藏的信息,第三个言语分析的方式就是关于表情,这个表情就涵盖了来访者的身体语言、姿态、情绪等等。5、每个人的言语都具有一个这样的内在结构,这个结构就是一个序幕、“饺子皮”。来访者来找你的时候,他坐在你面前,他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犹豫,过去我们的解释可能是咨询中来访者一种不安全的表现,但现在我们会想,由于你个人和来访者是发展出一种关系的,他在你面前表现出来的这种色彩也是他在社会生活中表达的一种方式,这个是具有相似性的,因为一个来访者在见到咨询师以后不会发展出一种他全然不熟悉的交谈方式,或者叫交谈的结构。因此分析来访者刚坐下来那一分钟或两分钟他做了什么、他说了什么、他表达了什么,实际上我们可以对这个来访者进行一些洞察。治疗师要永远记住这一点,你和来访者的关系就是来访者和世界的关系,就是和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相似的表达。所以你在来访者身边的感受,他引发你的感受,也可能是他身边的人和他之间会产生的相似的感受。治疗师作为人来讲,你是作为一个工具来工作的,你是把自己内在的感觉投注到来访者与他的关系的这些感觉中。6、在言语分析中,在第一阶段,我们着重去分析他在叙事中前面的部分,在他讲出真实的故事以前可能会有一个序幕,这个序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来访者的处事方式、或者他对人的信任度,或者他在人际关系中的特征。在结构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叙事的过程中人们在说出一个观念的时候有没有更多的解释。有的人叙事是解释在前,先解释,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人是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解释,不停地合理化自己的想法。7、只要来访者不停地在合理化、不停地重复解释的话,从结构上来看,来访者对他所讲的故事是不确定的。如果我们认为是一个确定的信息,我们不可能过多地去重复它,但如果我们要强调一个信息,强调本身就隐含着叙事者对这个信息不太确定。在叙事治疗里面我们经常会谈到,故事在未曾叙事以前,在我们内心是不确定的,但是当我们把它完成一个叙事、或形成了一种叙事结构以后,这个故事在我们内心就确定了。8、在结构的分析里面我们经常也会看到,对来访者的解释系统、对来访者所形成的合理化过程,比如他的合理化是不是很完整、是不是很有逻辑。有的来访者会把交谈变得很跳跃,这个跳跃的方式也是我们读懂他内心结构的方式,因为他的思维不是一个严谨的,而是一个充满着一些感觉的,充满着一些不确定感的。在读他的言语结构时,主要是读懂来访者内心对他讲述故事的一个认知状态,理解他的逻辑,他的思维的方式,他的因果链,他的归因系统。9、我个人觉得,心理治疗师在认知中过多地去认同来访者的感受,似乎要帮助他来确定他自己,尤其是积极心理学,过早地给予来访者确定,这种确定对来访者的帮助并不大,虽然来访者在短期会对治疗师产生好感,但这种好感会在接下来治疗师的言语里面被破坏,他会认为你是一个职业化的微笑,不是真切地想帮助他。你前期给他过多的认同,尤其是一些认同是治疗师说出来的,来访者并不确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