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鄂伦春自治旗木耳菌培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0月16日第一章项目摘要一、项目摘要1、项目名称鄂伦春自治旗木耳菌培育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4、项目负责人胥波5、项目地点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6、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年培育三级木耳菌800万袋的制菌厂。7、投资结算项目总投资369.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240万元,器具购置129.4万元。8、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69.4万元,其中上级投资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19.4万元。二、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2、《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3、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手册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鄂伦春自治旗2009年农村猎区工作会议精神6、鄂伦春自治旗2009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7、其他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规范、规定及标准等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背景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工项目,是依托位于大兴安岭森林腹地的食用菌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而成的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幅源辽阔,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在大兴安岭林区没有重化工业和重污染企业,是一片难得的绿色净土。在森林内部蕴藏着大量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动植物及优质、安全、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光明的发展前途。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区职工群众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经成功掌握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其产品已销往全国40多个城市的各大商场,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鄂伦春自治旗境内随处可见食用菌种植场地,最大的种植基地--阿里河镇齐奇岭村每年仅黑木耳种植可达400-500万袋,每年产黑木耳40-50万斤,还有大量的滑子菇、草菇、平菇、猴头等菌类产品生产;几万、十几万袋的种植户,俯首皆是,遍及自治旗境内的村村屯屯;每年在自治旗境内仅黑木耳产量超过300万斤,是大兴安岭林区重要的菌类食品生产地。因菌农对从外地购置的菌种性质认识不清,对菌种的培育的技术标准掌握不准,仅凭经验和菌种培育说明进行操作,在培育过种中每年都会有20-30%的菌种成为死菌、坏菌,对菌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个别菌农造成灾害。因此,依托鄂伦春自治旗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木耳菌培育技术进行木耳菌种的繁育,是确保菌种培育成功率的必然选择。二、实施的必要性: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鄂伦春自治旗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县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近六十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社会各项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鄂伦春这一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三次历史性跨越。但同社会经济较发达地区,同周边兄弟旗市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作为一个以农业、林业为主要经济结构的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及全部取消农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后,传统的经济优势不复存在。尤其是鄂伦春这一狩猎民族弃猎从经后,转产及就业都没有好的项目做支撑。近几年,自治旗上下认清形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科技下乡"活动,积极为农猎民及林业职工传授食用菌种植栽培技术,使绝大多数农猎民和林业职工较熟练地掌握食用菌的栽培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在全旗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张,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领广大菌农特别是鄂伦春族猎民种植基地,创出"鄂伦春旗的品牌,与鄂伦春族猎民聚居区签定订单,全部收购其菌产品,经加工后外销,极大程度带动了猎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整合了鄂伦春旗的食用菌产业,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品牌"。2、社会发展的政治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新牧区",是一项伟大而英明的创举。此举充分说明我们党的一代领导集体为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提高农村人民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人民的精神面貌,满足农村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决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伟大举措。要实现小康社会,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是不行的。因此,只有依托当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百姓收入,才能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富民政策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鄂伦春原生态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正是为实现鄂伦春自治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做出努力工作。该项目实施后,必将有力促进鄂伦春旗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3、创造社会劳动就业岗位的需要鄂伦春自治旗境内有六家国有森工公司,其中有二个森工公司(大杨树、毕拉河)在实施"天保工程"初期已成为营林公司,另外四个森工公司每年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