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通用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专项训练单选题1、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可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B.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的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D.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中出现放射性是DNA复制的结果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A、噬菌体专一性侵染大肠杆菌,若本实验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则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A错误;B、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时间过长,有部分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时间过短,亲代噬菌体的核酸不能完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因此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偏大,B错误;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组成成分,C正确;D、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沉淀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导致噬菌体还吸附在细菌表面造成的,D错误。故选C。12、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各具有碱基分别为()A.8、5B.5、8C.5、4D.8、4答案:C解析: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U。烟草是植物,既有DNA也有RNA,碱基有A、G、C、T、U5种。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故碱基只有A、U、C、G4种,C正确。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基本组成单位,明确细胞类生物的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3、下列生理过程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C.酵母细胞内﹝H﹞与O2的结合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答案:C解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2第二阶段: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内膜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或C6H12O62C2H5OH(乙醇)+2CO2+少量能量3)、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反应式:H2O[H]+O2和ADP+Pi→ATP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反应式:CO2+C52C3和2C3(CH2O)+C5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A错误;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主要是在细胞核内,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错误;C、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D、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D错误。3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细胞内的生化反应,熟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分阶段的物质变化过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B.氨基酸的种类和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C.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构成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答案:C解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变性,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A、高温不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核酸分子中没有肽键,A错误;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