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的文化德育价值.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书法教育的文化德育价值.doc

书法教育的文化德育价值.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书法教育的文化德育价值常州市博爱小学濮晓华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蕴,与中华民族的内在生命精神血脉相连,融为一体。书法不仅仅是“技”,是“艺”,更是“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书法的代代承接起了关键的作用。全面构建学生书法教育体系,常州更是提出了书法教育的“千、百、万”工程,最大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书法家,而是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但在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只强调书法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在书法教育的目标上定位为:把字写得规范、工整、易认。《语文课程标准》在总课程目标也只是要求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为此,我们要认清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强调书法教育的文化意义。一、在书法教育中认同文化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日益功利化的现实、教育有效性的局限,我们的青少年一定程度上疏远了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实际上,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一个民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理性层次上的对民族的认可,也是感情层次上的精神依赖,所以,文化的认同是最坚固的国防,是发展中的永恒。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两大文字系统——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只有表意的汉字才有可能成为一门独有的专门的书写艺术。这是汉字以外其他所有文字所不可比拟也无法企及的艺术特质,是华夏先民的天才设计和辉煌创造,是泱泱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与民族语言是共生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精神。正如黑格尔所言:“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所以丰子恺先生坚定地指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香港著名人士陈焦桐先生指出了书法教育的文化认同价值并大声疾呼:“热爱中国必热爱书法,因为中国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有中国字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永恒的黑白世界是华夏儿女宽广胸怀和丰富情感的演绎,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文化的积淀,是华夏民众卓然超群的聪明和智慧的闪光。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现代画坛大师毕加索曾经由衷感慨:“书法艺术是最高的艺术。”作为我们国家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的“中国印”,一经对外公布,便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和欣赏……如此种种,无不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书法艺术的巨大魅力。学习书法,是使孩子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学、历史、古典诗词,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对民族认同的情怀;因此,中小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让他们去把汉字写得工整、规范,还是认识民族的文化、寻求文化认同的手段,具有文化认同价值。在书法教育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通过文化层面的认同加深其民族认同感,通过凸显文化特色凸显其民族特色,增强他们以更坚定的姿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二、在书法教育中传承文化德国文化人类学学者兰德曼说:“文化使人能自立行走,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民族文化的传承被中断,这个民族的人们就会有“精神流浪”的楚痛。课文《难忘的一课》(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叙述一位船员来到光复后台湾的一所小学校里,当他看到青年教师正在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八个汉字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在这老师不仅是在教孩子们写字,更是向孩子们传递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以隐喻的方式在书法教育中得到传承。可以说,泪水饱含着这位船员对民族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的喜悦,体现了船员对民族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的珍视。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态载体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遇到过一场载体的转换,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场转换还有一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而今电脑的使用和普及已是大势所趋,网络高科技的应用给人们带来工作和学习的便利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方法、文化观点和生活理念。在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看来,电脑打字高校而神奇,弱化书写、漠视书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书写技能欠缺、书写效果低劣、书法审美情趣缺失和书法知识浅薄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不容回避和小觑的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笔墨祭》,慨叹中国文化个性的淡隐和层层损减,呼唤着笔墨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文化的传承。中小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