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异重流潜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_赵琴.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浑水异重流潜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_赵琴.pdf

浑水异重流潜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_赵琴.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泥沙研究2012年2月JournAlofSedimentReseArch第1期浑水异重流潜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赵琴1,2,李嘉2(1.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摘要:现有关于异重流潜入现象物理机制的研究较少,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普遍只考虑流量和含沙量,事实上,异重流的潜入受多个水力因素共同作用。本文从异重流潜入过渡区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出发,建立理论模型,并结合水槽试验予以模型参数的率定及模型的验证。该理论模型包含流量、含沙量、坡度、阻力系数、断面宽深比等多个水力因素,经分析发现:含沙量增大、流量减小、坡度增大、阻力系数增大、宽深比增大,更易形成异重流。随着含沙量减小,坡度的影响更明显,而阻力系数和宽深比的影响会减弱。关键词:异重流;潜入点;理论模型;水力因素中图分类号:TV1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68-155X(2012)01-0058-051引言异重流潜入现象是异重流形成的标志,研究异重流的潜入就是要找到潜入点处水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异重流的产生进行预报工程上,现多采用密度弗劳德数2作为异重流潜入的判。Fr0据[1,2],如范家骅[3]通过水槽试验和原型观测,找到2但近来的实测资料发现该判据不能用Fr0=0.6。[]于高含沙异重流4,并且只是浑水异重流潜入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事实上,研究者实测得到的2值较分散[5]Fr0。[]部分研究者从异重流潜入物理机制出发,寻求潜入条件。姚鹏6在潜入力学机理基础上提出异重流潜入过渡区模型。由于异重流潜入边界条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现有的理论模型通常不计坡度、阻力,普遍只包含流量、含沙量的影响。本文对异重均匀流建立新的潜入过渡区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流量、含沙量、坡度、阻力系数、断面宽深比等水力因素的影响。2潜入过渡区理论模型2.1模型的建立假设在倾斜角θ=C的情况下,异重流潜入一段距离后,重力、阻力平衡,形成均匀流。取从浑水开始下潜到形成均匀流这段流域为潜入过渡区,如图1,令潜入点所在断面为AB断面,均匀流开始形成的断面为CD断面,两断面沿流动方向的距离为L。假设该区域的流动为恒定流,无泥沙沿程沉降,并认为上层清水为静水。2.1.1动量方程取ABCD断面之间的下层浑水体为控制体,列出其动量方程h+hρU2()121011()ρqβ1U1-β0U0=ρgh0-()ρgh+ρghh1+a1ρgLJ0-a2λm2L12022128收稿日期:2010-11-10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No:09ZB082)作者简介:赵琴(1975-),女,博士,研究方向:环境水力学。E-mAil:zhAoqin7579@163.com58式中:为单宽流量;分别为断面qU0、U1AB、CD浑水平均流速;为断面浑水水深;分别h0ABh1、h2为断面浑水清水水深;为动量修正系数;CD、βa1、分别为将清浑水交界面看作是直线计算重力阻a2、、力引入的修正系数;为考虑河床阻力和交界面阻λm力在内的综合阻力系数;浑水密度ρ视为常数。令,,β1=β2=1K1=h0/h1K2=h2/h1ρ-ρ0Δρ引入相对密度差η==,令gρρ2图1潜入过渡区2qFr=,得到13Fig.1PlungetrAnsitionzoneηggh1ρLJ(K+1)aλL211201012m2()Fr1()1-=K1-K2-+a1-Fr12K12ηgΔρ2ηg2h1ηg4h1由图找到和的关系式1K1K2LJ0()K2=+K1-13h1aλFr2将式(3)代入式(2),令a=2m1,取修正系数a=1,整理得到K的方程为34113K1J2ρ20Lρ00LJ01LL()+()-K1+[]+-aK1+Fr1=04()1-()-132η2hg2ηgh1ΔρΔρh1ηgh112.1.2能量方程列出AB、CD断面的能量方程式,其中CD断面包含清水和浑水ρU2ρU20+ρg(h+LJ)=1+ρgh+ρgh+ρgh(5)2002102w式中:为流动水头损失,其关系式为hwaλρU2(B+2h)Laλq2(B+2h)LτχL2m112m1()hw===36ρgA8ρgBh18ρgBh1B+2h令1=Λ,为断面形状参数,式(5)经化简、整理得到K的方程为B1aΛ2Fr233K2ρ0a3ΛFr121()-K1+[]-+K+(K+1)+K1-=072J2220ηgΔρ2J02式()式()构成异重流潜入过渡区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