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2011—2015年)学校发展规划(征集意见稿)“十二五”期间,是我县实现“五个校园”建设,着力打造渝东教育强县的攻坚时期,也是我校搬入新校区科学发展的最好机遇期。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实施方案》、《石柱县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职教中心)2011—2015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现状在县委县府和县教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校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十二五”期间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2010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石柱县城,办学条件得了极大改善,区位优势得到明显提升;2、学校整合一年来,办学规模由原来的1000多人迅速扩大到近4000人;年招生人数达2000左右。3、占地150多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接近尾声;4、世行贷款教学实训设备项目从启动、安装到投入使用效率高,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5、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种办学形式格局初步形成。6、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转入市内,学生流失率大大降低;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接近尾声。7、电子专业从教学实训转入生产实训,旅游专业纳入县政府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服装专业的“园校互动”进入起步阶段。8、艺术体育活动成绩显著;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活动竞赛硕果累累;培训工作规模效益双丰收。9、《山区农村职高校企合作研究》课题纳入市级重点科研课题。二、机遇与挑战学校迁入县城,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推进,为我校动手型和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和升学的两大途径,也为学校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党和国家及市县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学校目前还面临许多问题。诸如后续工程建设无资金来源,基础能力建设债务沉重;“双师型”教师短缺,优质教师难求;学生理论基础水平差,教学质量提高难度大;实习实训基地名声不亮,特色骨干专业品位不高;就业质量提升有限,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等。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和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对照各级‘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本质规律和公益性质,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四、总体目标力争“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五年见成效”,建设环境优雅,管理规范,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文化厚重,市内先进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招生目标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水平,确保县内生源,争取县外生源,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每年平均招生人数力争突破2000人;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以上;在校培训人数每年达到6000人。表一、招生计划一览表时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招生人数16001800200022002500在校人数37664000450050006000专业建设目标在现有专业建设基础上,按照定位准确、师资优化、设备先进、创新独特、成果明显的原则和思路,把服装和旅游专业打造成市级骨干专业,使这两大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育,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5年内力争打造市内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子、计算机、机械和艺术专业。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以教学为主线,以育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快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校园文化建设拟分三个阶段进行:2011—2012年,准备阶段。确定文化建设内涵和目标,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完成校园美化工程;2012—2013年,实施阶段。制订《校园文化活动实施方案》,确立校园文化主题,在现行规范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与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体育、艺术和文娱活动,开展以事实案例为载体的主题教育活动,把思想教育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位。2013—2015年,完善阶段。总结文化活动成果和文化建设经验,创立、完善文化特色项目,铸就校园文化精神,丰富我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两大荣誉称号的内涵。4、硬件设施建设目标完成学校二期、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