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脉诊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中医脉诊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脉诊医学知识专题讲座第一节诊脉概述肺有主气,司呼吸,朝百脉的功能。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在肺与心及气与血的功能关系上。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统血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又称“后天之本”。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可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肝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调畅气机的作用,有利于使全身气血调畅,经脉通利,脏腑功能正常。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有根”的特征。二、诊脉部位和方法寸口脉法(二)、诊脉方法4、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5、单诊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三)诊脉注意事项三、构成脉象的要素四、正常脉象(二)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6、四时气候《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概括四季平脉7、地理环境:北方之人脉多强实,南方之人脉多软弱。8、脉位变异: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若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称为反关脉。此属于挠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于病脉。五、常见病脉及临床意义(二)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其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深可理解为“深脉”。临床意义沉脉为里证的主脉。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属于实证;若脏腑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则脉沉无力。有的人两手六部脉象都沉细,但无病候称为六阴脉,亦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三)、迟脉脉象特征: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一四至临床意义主里寒证,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寒邪凝滞或阳气虚弱失于温运而致。若邪热结聚,伴腹满便秘、发热等胃肠实热证,经脉阻滞,也可出现迟脉,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即属此类,故脉迟不可一概认为是寒证。入睡或运动员可出现迟脉,属于生理性迟脉(四)、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五一六至。临床意义数脉主热证。亦可见于虚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则脉数无力或细数;浮大虚数,按之空豁为虚阳外浮。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脉率加速。小儿脉率与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脉率越快。儿童一息六至左右(每分钟110次左右);婴儿一息七至左右(每分钟120次左右)均为正常生理脉象(五)、虚脉脉象特征三部举之无力,按之空豁。临床意义虚脉主虚证。见于气血两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搏击力弱故脉来无力;气虚不敛则脉道松弛,故按之空豁。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脉细无力。迟而无力多阳虚,数而无力多阴虚。(七)洪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应指浮大而有力,滔滔满指,呈波涛汹涌之势。临床意义洪脉主热甚。多因邪热亢盛,内热充斥而致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所致;若泄利日久或呕血、咳血致阴血亏损,元气大伤亦可出现洪脉,但应指浮取盛大而沉取无根或躁疾,此为明精耗竭,孤阳将外越之兆。此外,夏令阳气亢盛,脉象稍现洪大,为夏令之平脉。(八)、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切脉指感为脉道狭小,细直而软,按之不绝。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伤寒、痛甚及湿邪为病。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不足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道细小而软弱无力;又有暴受寒冷或疼痛,脉道拘急而收缩,则脉细而兼弦紧,或湿邪阻遏脉道则脉象细缓。故细脉不得概言为虚。(九)、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临床意义主痰饮、实热、食积诸证。滑脉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人的孕脉。正常人脉滑为平脉,是营卫充实之象。(十)、涩脉脉象特征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率和脉力不匀,应指如轻刀刮竹,故可理解为不流利脉。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等征。涩而有力为实证;涩而无力为虚证。若精血衰少,津液耗伤,不能濡养经脉,致血行不畅,故涩而无力;若痰食胶固,脉道不畅,或血瘀气滞,导致血脉痹阻,则脉涩而有力。(十一)、弦脉脉象特征端其以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较硬。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病。亦主虚劳或老年健康者。弦为肝脉。七情不遂、痰饮内蓄、疼痛等原因,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失常,经脉拘急,以致脉来劲急而弦。痰饮内蓄,脉多弦滑;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脾土,则脉来弦缓:肝病及肾,损及根本,则脉弦细。若脉弦劲如循刀刃,为正气已败,病多难治,胃气衰竭的表现。有一定临床上意义。除病理性弦脉外,春令平人脉象微弦,由于初春阳气主浮而天气犹寒,脉道稍带敛束,故脉如琴弦之端直而挺然,此为春季平脉。健康中年人,脉多兼弦,老年人脉象多弦硬,为精血衰减的征象。是属于生理性退化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