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脉诊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9.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脉诊培训课件.ppt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脉诊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脉诊内容提要一、脉诊概念二、脉诊简史三、脉诊原理四、脉诊部位五、脉诊方法六、脉诊要素脉——脉道脉搏——心脏跳动推动血气在脉道中流动时振动管壁所产生的搏动。可见脉搏是心脏功能的具体表现。脉象——医生指感下脉动应指的形象。是脉搏所显示的脉位(浅、深)、脉数(频率、节律)、脉形(长短、大小)和脉势(有力、无力)各方面的综合形象。脉诊——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先秦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脉诊的具体记载始见于《内经》。《难经》提出“独取寸口”诊法。张仲景确立了“平(凭)脉辨证”。王叔和《脉经》是现存最早脉学专著。唐宋明清脉学发展迅速。应用现代科学,整理发展脉学。第一节脉诊概述1.心搏状态是影响脉象的动力。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心之阴阳调和脉象和缓有力;心气虚衰,心血不足,心之阴阳失调心象无序杂乱。2.脉管的功能直接影响脉象。3.气血的质量可反映于脉象。气血不足,脉失充盈——脉象细弱;气滞血瘀,脉行艰涩——脉涩不利;气盛血涌,血流迫疾——脉洪滑数。1.肺主宗气,贯通心脉;肺朝百脉,助心行血2.脾主运化,化生心血;脾主统血,影响血行3.肝主疏泄,调节心神;肝主藏血,调节血量4.肾精化髓,充养脑神;心肾相交,水火既济1.含义——诊察人体上、中、下三部有关动脉的诊脉方法。头,手,足×天,地,人→三部九候诊法源流:(《素问·三部九候论》)2.诊脉部位三部九候诊脉的部位示意图第一节脉诊概述1.含义——对人迎和寸口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诊脉方法。2.部位人迎脉——喉结旁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寸口脉——两手挠骨头内侧桡动脉搏动处源流:《灵枢·终始》第一节脉诊概述第一节脉诊概述4.运用寸口脉——反映内脏;人迎脉——反映体表(1)正常①人迎、寸口二处脉象相应,变化一致。②春季:人迎脉>寸口脉;秋季:寸口脉>人迎脉。4.运用(2)病理①寸口>人迎(1~3倍):寒邪入里/内脏阳虚寸口>人迎(4倍):内关(阴气盈溢于内不与阳气相交)②人迎>寸口(1~3倍):病邪由表入里(表邪盛)人迎>寸口(4倍):外格(阳气盛极格拒阴气不得外出)5.特点:反映体内阴阳变化,较遍诊法简单。1.含义以寸口、趺阳、太溪三部相参诊脉方法。源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2.部位寸口脉——脏腑;趺阳脉——胃气;太溪脉——肾气。第一节脉诊概述4.运用①寸口无脉或微弱,趺阳有力——胃气尚存,可救;②寸口无脉或微弱,趺阳亦弱——胃气已绝,难治。5.特点适用于寸口无脉或危重病人。1.含义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之脉象,以诊察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诊察方法。渊源:初见于《素问》;倡导于《难经》;推广于《脉经》。2.机理(1)寸口是脉之大会(“百脉朝肺”)(2)寸口部脉气明显(经穴,输穴;“脉会太渊”)(3)可反映宗气盛衰(起于中焦,与胃气相通)(4)脉位浅显易诊察(桡动脉寸口部行走表浅)部位确定寸,关,尺×浮,中,沉→三部九候分候脏腑: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3.寸口脉三部九候分候理由3.寸口脉三部九候临床运用——“独异”主病比较六脉有否一部独特变化,以定病位。如:右关独异——脾病;左寸独异——心病;左关独异——肝病。正坐平臂,与心齐平。1.布指:医患侧坐,左右交诊;中指定关,随按尺寸2.调指:臂长宜疏,身矮要密;指目候脉,三指齐平3.运指:举轻按重,中取为寻;三指总按,一指单诊4.平息:医息调匀,平息计数;五十脉动,脉方清晰5.察脉:指息之后,位数形势;反复操练,细心体察指目候脉示意脉位:脉动部位浅深(浮,沉)脉数:脉动频率(迟,数)和节律(促,结,代)脉形:脉搏的宽窄(洪,细)、紧缓(紧,缓)脉搏的大小(大,小)、长短(长,短)脉势:脉动力量大小(实,虚)和畅涩(滑,涩)一、平脉的概念二、平脉的特点三、平脉的胃神根四、平脉的生理变异1.含义:人在生理相对稳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脉象是正常脉象。又称为“平脉”、“常脉”。2.意义:脏腑健运,气血充盈,阴阳平衡,气机调畅脉位:不浮不沉沉取不绝脉数:息四五至节律一致脉形:三部有脉不大不小脉势:从容和缓流畅有力1.含义:脉有胃气,是脉搏反映了脾胃运化正常,营养良好的形象。3.意义:判断胃气盛衰和疾病预后。胃气充足之脉(平脉)——“有胃则平”缺少胃气之脉(病脉)——“胃少为病”失去胃气之脉(死脉)——“无胃为死”1.含义:脉有神气,是脉象中显示出精气充沛,脏腑健运之象。3.意义:辨别心气的强弱和疾病的进退。有神之脉——心气充盛,气血充盈,病情好转无神之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