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容-教学设计.doc

电容-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湖北省荆州中学彭军【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的核心是应用前面学习的静电场的有关知识认识电容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节的教学难点有两个:电容概念的建立与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的探究与理解。为了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本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提示、辅助实验、动画,让学生明确的观察、思考,实现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重难点知识的突破;通过动画手段,实现对抽象问题(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特点的认识)和重、难点(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因素的探究)等问题的突破。【教学目标】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2、理解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量大小的方法。4、体会类比的方法和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电容概念的理解和平行板电容的决定式的探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教学手段】PPT、动画课堂、实验演示、教学视频等。【教学策略】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各种学习资源整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教学过程】一、引入1、电容器概念引入师:很早之前人们就希望能够做出一种能将电装起来的容器,这样人们就随时都能将电储存起来,需要时拿出来使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师:哪位同学能上来帮助完成这个实验?「设计思路:学生通过此引入步骤,了解到电容器的用途、用法,初步建立起电容器可以储存、释放电荷及能量,通过实验观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二、电容器充放电解释1.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2.介绍最早的电容器——莱顿瓶「设计思路: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特点,对学生来说较抽象难懂,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通过动画模拟充放电过程,观察形象直观的动画模拟,从而达到初步了解充放电过程特点的教学目标;莱顿瓶的介绍增加了学生对电容器的了解。」三、电容器的电容1.解释电容器带电量,说明带电量Q与极板电势差的关系2.类比水容器装水量、装水高度、横截面积关系3.提出电容定义式,说明物理量电容C的特点「设计思路:通过与水容器的对比,促进学生理解电容这一物理量存在的必要性。」四、电容器的决定因素介绍,平行板电容器概念「设计思路:这里是两个概念介绍,顺利将问题研究转入下个部分。由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并不是由作比值的物理量决定的,高中阶段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了,这里是学生能够加深物理认知的地方」五、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探究「设计思路:此处若要求学生探索影响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这不是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的问题,此处采用了直接介绍的方式,并且对课本上没有细说的相对介电常数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六、平行板电容器的探究实验1.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此实验的基本思想——控制变量法2.通过水容器的类比让学生理解实验条件的建立,和电压测量的原理3.通过实验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建立实验印象。「设计思路:阅读、观察、类比分析,这是处理这个实验的基本思路」七、阅读教材,了解不同种类的电容器及电容器参数「设计思路:本节课介绍的新概念较多,所以这里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一边消化所讲的新概念,一边了解实际电容器的种类、参数」八、小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