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Industrialrobot,IR)是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机器人总称。我国的GBT12643-2013标准参照lsO(国际标准化组织()、RLA(美国机器人协会)的相关标准,将其定义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于完成各种作业”。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不仅可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够起到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消耗及降低生产成本等多方面作用,因而,它在工业生产各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工业机器人自1959年问世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性能和用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越来越合理、控制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世界工业机器人的简要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重要产品研制的简况如下。1959年:Josephf:Engelberger(约瑟夫·恩盖尔柏格)利用Georgedevol(乔治·德沃尔)的专利技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机器人Unimate。该机器人采用液压驱动的球面坐标(Polarcoordinate)轴控制,具有水平回转、上下摆动和手臂伸缩3个自由度,可用于点对点搬运。1961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Unimate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生产线,机器人承担了压铸件叠放等部分工序。1962年:美国AMF公司(机床与铸造公司)研发了首台柱面坐标(Cylindricalcarlnale)工业机器人Persatuan。该机器人具有水平回转、上下移动和手臂伸缩3个自由度,可用于固定轨迹移动和点对点搬运,并被用于福特汽车厂。1968年:Animation公司将机器人的制造技术转让给了日本KAWASAKI(川崎)公司,日本开始研制、生产机器人。同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了首台具有感知功能的第二代机器人Shakey。1969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在汽车生产线上装备了首台点焊机器人,使90%的车身焊接任务实现了自动化。同年,瑞典的ASEA公司(阿西亚公司,现为ABB集团)研制出首台喷涂机器人,并在挪威投入使用;日本的NACHⅡ1(不二越)公司也开始进入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领域。1972年:日本KAWASAKI(川崎)公司研制出了日本首台工业机器人“KawasakiUnimate2000”。1973年:日本HITACHI(日立)公司研制出了世界首台装备有动态视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该机器人能识别模具上的螺栓位置,并可通过模具运动实现螺栓拧紧、松开等操作。同年,德国KUKA(库卡)公司研制出了世界首台6轴工业机器人Famulus。1974年:美国Cincinnatimilacron(辛辛那提·米拉克隆,著名的数控机床生产企业)公司研制出了首台微机控制的商用工业机器人Tomorrowtool(T3)。同年,瑞典的ASEA公司研制出了世界首台微机控制、全电气驱动的5轴涂装机器人IRB6,该机器人可用于钢管的打磨、抛光和上蜡同年,日本KAWASAKI(川崎)公司在美国引进的Unimate机器人基础上,研制出了世界首台用于摩托车车身焊接的弧焊机器人;此外,川崎公司还研制出了带接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的机器人Hi-T-Hand,它可对间隙为0.01mm的零件,进行每秒1次的插入操作。当年,全球最著名的数控系统(CNC)生产商日本FANUC(发那科)公司开始研发、制造工业机器人。1975年:意大利Olivetti(奥利维蒂,著名的打印机生产商)公司研制出了用于部件组装的直角坐标(Cartesiancoordinate)装配机器人Olivettisigam。1977年:日本YASKAWA(安川)公司开始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并研制出了日本首台采用全电气驱动的机器人MOTOMAN-L10(MOTOMAN1号)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GM(通用汽车)公司联合研制出了用于汽车生产线的垂直串联型(Verticalseries)可编程通用装配机器人PUMA(Programmableuniversalmanipulatorforassembly);日本山梨大学研制出了水平串联型(Horizontalseries)自动选料、装配机器人SCARA(Selectivecomplianceassemblyrobotam,平面关节型机器人)。同年,德国REIS(徕斯,现为KUKA成员)公司研制出了世界首台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用于压铸生产线的工件装卸的6轴机器人RE5。1979年:日本NACH(不二越)公司研制出了世界首台电机驱动多关节焊接机器人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