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首创城市地图(成都)一、城市规划研究1.1城市规划布局及结构1.1.1全域成都规划全域成都规划确立的“一区两带六走廊”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符合成都的发展实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是对其的深化和提升。其中,一区:为中心城区,是城市化主要发展区和产业高端化的主要集聚区。两带: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发展带,既是自然生态保护带,也是山区旅游发展带,是成都市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主要承载区。六走廊:指成青、成灌、成温邛、成新、南部、成龙走廊。1.1.2总体功能分区根据“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全市域可划分为四大总体功能分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和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龙门山和龙泉山是成都市的生态屏障,也是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该区域是我市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和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城镇布局应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提升型发展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重点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扩展型发展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1.1.32011年成都最新热点规划(1)成都东村成都东村,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的东南部,距双流国际机场分钟车程,是成都市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重要方向,拥有不可多得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和交通条件,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优势和条件优势。据悉,目前该区域内在建的成都新客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化轨道交通枢纽,计划在今年年底正式运营,将承担每天万的客流量。此外,区内已基本形成五纵五横的主干路网骨架,在建的地铁号线,近期建设的、号线,远期规划的、号线将连接成都东村和城市主城区,交通条件便捷。三大策略凸显低碳环保理念成都东村总体规划了一环、两轴、三岛、一中心的整体空间格局,构建独具特色的台地城市风貌。通过对比形成鲜明形象,引导疏密有致、紧凑集约的形态布局方式,能够充分体现田园城市的特质。还将建立以新型轨道交通为核心、地面公共交通为辅助、公交枢纽为链接的多层次、绿色、安全、高效、快捷的交通体系。引领绿色创意生活模式成都东村将构建以路网系统、轨道系统、慢行系统为支撑的综合交通系统。成都东村将建设以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智能化城市。铺设覆盖全域的智能化神经系统主干线,以全区域智能化为目标,实现单体建筑智能化与整个城市智能化的同步发展。四大领域各有精彩亮点“成都东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以国际化、创意化、数字化为导向,率先引入或孵化前瞻型业态,兼顾生产性行业与消费性行业,努力占据产业高端,培育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传媒、影音娱乐、动漫游戏、文博艺术四大领域,实现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2)成渝经济区城区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为载体,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后,国家新的增长极。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讨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将涵盖四川的15个市和重庆的31个区县,总面积约20.61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9840.7万,GDP总量为1.58万亿元。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072840.htm"\t"_blank"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经济区建成后,两地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共同培育和建设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区域内产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强互相协调,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将是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的重要任务。两地将共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按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产业和重大项目布局,共同建立长江上游联防联治的水环境管理机制。开展环境检测合作。共同争取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上游长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布局重庆发展核心:重庆主城九区,打造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438851.htm"\t"_blank"国际大都市。沿长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