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翼城县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公共机构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全社会节约能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全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和导向示范作用。近年来,我县公共机构在节能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节能奖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节能技术推广使用不够,节能监管体系薄弱等问题。为推动我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管理、深化宣传,积极推进我县县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逐步改善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二)工作原则。坚持工作效率与工作需要并重的原则;坚持节能造价和节能效益评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原则。二、主要目标(一)工作目标。通过五年努力,建立健全分级管理、职责明晰、运转协调的全县公共机构节能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长效机制;开展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试行能源消耗监测,依法对高能耗部门和单位进行用能指导和监管;大力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加强日常节能管理,抓住关键用能领域,推行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组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设施、设备能效;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办法,打造一批公共机构节能标准工程和示范工程。(二)节能指标。2010年-2015年,我办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主要指标是:以2009年为基数,到2015年,实现每年节水、节电、节气5%,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5%以上,公务用车油耗降低5%以上。全面推行电子政务,逐步降低会议用纸、印刷、接待等消耗,办公用品耗费降低15%。推广高科技节能设施设备,对具备条件的部位全部完成节约型器具更换和节能改造工作。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节约办公用品。坚持大宗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制度,严格审核控制办公设备配备限额和标准,优先采购高效节能、环保标志产品。加强办公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推行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统一维修和以旧换新,尽量延长办公用品使用寿命;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的硒鼓如质量允许,一律加粉再用,避免因新弃旧现象。推行电子政务,扩大无纸化办公范围,利用电子文本撰写、修改文稿,推行双面用纸,减少纸张消耗和重印次数;推行曲别针、大头针、信封、复印纸的重复使用,提倡使用钢笔书写,控制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二)节约会议成本。加强会议审批和申报管理,压减会议数量,缩短会议时间,控制会议规模和参会人员数量,减少会务工作人员,提倡合并召开会议,避免重形式、比规模、讲排场和铺张浪费。创新会议形式,推行网络视频会议。(三)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更换老化的供水管线,安装或更换节水型龙头和卫生洁具,避免跑、冒、滴、漏和细水长流的现象发生。提倡司机自己打水清洗车辆。(四)节约用电。加强日常用电管理,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饮水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下班后或长时间不使用时要关闭电源。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开或少开照明灯,下班后关掉所有电源开关。逐步淘汰高耗能用电设备,在综合考虑绩效比的基础上,开展“绿色照明”行动,用节能灯替换高耗能灯具,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场所安装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五)节约公务用车耗费。认真贯彻落实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制度。探索公务用车改革办法,推行统一定点保险、加油和维修。根据车型和排气量,优先使用节能环保车型,严禁超编、超标购买车辆;严格派车制度,加强公车维修管理,对车况差、高耗能的车辆控制行驶或封存。制定节能驾驶规范,提高驾驶人员操作技能和节油技巧,努力降低油耗,对车辆维修和油耗等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四、保障措施(一)建立统一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形成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全面负责三办系统节能减排工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统筹协调系统节能减排工作;各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对各单位的节能工作进行考核。(二)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绩效评估体系。要合理制定公共机构节能目标指标体系,并进行日常监测;制定节能方案,并按年度分解落实责任。要完善和加强能耗统计,畅通能耗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