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仪表与计算机装置.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控制仪表与计算机装置.ppt

控制仪表与计算机装置.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控制装置大块部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业控制和工业自动化提出两方面的要求:1、要求工业自动化系统利用FB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优势,优化工业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增强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提高工厂自动化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等;2、摆脱信息孤岛的问题,利用开放性技术完成企业各个层次的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构架企业开放的信息平台,实施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首先需要解决信息集成,它覆盖现场检测、控制、监视、过程管理、优化、调度、经营管理与决策等层次,涉及现场总线、网络、数据库、通信互联、开放接口与标准等技术。第一部分计算机控制基础知识前言单回路控制系统方块图现场仪表:主要指安装在工业现场的各种变送器、执行器及其他测量仪表。进料口进料口I/O模块管理层内涵:生产过程自动化**(过程控制、优化控制……)信息管理自动化(+客户管理、物流管理……,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即计算机综合自动化)6.计算机控制的基本知识调节器工作过程6.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6.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6.1.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6.1.3.1可靠性(1)可靠性指标(1)可靠性指标(2)提高可靠性的主要措施6.1.3.2可维护性6.1.3.3实时性6.1.3.4性能价格比6.1.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6.1.4.1直接数字量控制6.1.4.2集中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优越性:从表面上看——信息集中,集中型计算机控制可以实现先进控制、联锁控制等各种更复杂控制功能;便于实现优化控制和优化生产。6.1.4.3集散控制系统DCS的功能层次DCS的发展过程6.1.4.4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定义6.1.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特征6.2网络通信基础6.2.3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2)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3)通信双方的交互方式(4)通信波特率、误码率(5)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6)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7)RS-232/RS-422/RS-4856.2.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6.2.5网络传输介质6.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6.3.1OSI/RM层次结构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应用层物理层是OSI/RM的最低一层,也是唯一在二台设备同级层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一层,负责传输bit位流。6.3.3.2数据链路层6.3.3.3网络层线路交换线路交换报文分组从理论上讲,OSI/RM是开放特性网络体系结构的典范,它严格遵循层次化的描述方法把计算机网络通信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各层协议的内容也考虑得十分周全。由于OSI模型本身并没有对每层的数据传输标准作出严格的规定,因而它只是一种提供了概念性和功能性的网络体系框架或蓝本,对计算机网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6.4TCP/IP协议TCP/IP体系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网络体系。TCP/IP这个术语并不是单指一个协议,而是由100多个与之相关的协议和应用程序组成的一个协议族,以下是3个最主要的基本协议:6.4.2TCP/IP层次结构网间协议I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讨论——控制系统中通常使用无连接还是有连接的数据传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