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12.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12.ppt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1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章目录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的质性研究(一)质性研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中的作用(二)质性研究的优点与不足二、学前儿童心理学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2.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1)以故事为研究载体(2)以生动为叙述风格(3)以实然为表达依据(4)以实践为操作模式(5)以反思为研究根本3、教育叙事研究的不足(1)教育叙事研究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2)研究信度不高(3)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二)教育行动研究(2)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进行的合作研究(3)研究者、实践者与决策者进行的协作研究。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1)以问题解决为导向(2)以协同合作为桥梁3.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三)个案研究2.个案研究的操作步骤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的量化研究(二)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关系二、学前儿童心理学常用量化研究方法(2)保密原则2.常用的学前儿童心理测评工具(3)学前儿童其他测评量表(二)实验法2.实验法的类型(2)现场实验3.实验法的注意事项实践活动教育叙事案例研究:奖“小红花”后的反思谈话只能在教师的一言堂中草草结束了。从这个片断看,孩子们热衷于自身的活动,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谈话活动,接连出了两招。一招是走到幼儿面前,另一招是“奖”。从这点看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真的是尽责尽力,但没效果。幼儿喝水后各方面正处于松散状态,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没有能够引起孩子们注意,他们只是沉醉于自由自在的相互交谈中,教师只得走到孩子们面前,请幼儿回答。小男孩回答后,教师接着又问,举手的人还是廖廖无几,教师还是没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请了小女孩回答后,发现了前面回答的小男孩也在举手之列,于是马上进行了嘉奖,但一朵“小红花”也没给教师带来转机,孩子们对老师的用心良苦根本没有体会到,还是没有能够进入教师的预想里来。从小班年龄看,经过了一个活动后,此时孩子们更需要的是轻松、自然的一种休闲式的交谈,此时组织“参观后的谈话”是不妥当。尽管平时孩子们对成人的各种奖励,“小红花”之类的吸引力较大,但如果是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身心需要,那么你再大的诱惑对孩子来说,也是无效的。如果说有效果的话也只是短期效益。奖励的运用只有在一定适当的场合下,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的时效性。案例分析:上述案例就是幼儿园教师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表扬奖励幼儿“小红花”的片段的叙事记录进行反思,就表扬方式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对策。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行动研究案例分析:该研究探讨的是特殊的幼儿如何融入普通的幼儿园教育的问题。它是一个涉及到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两个学科领域的话题,同时特殊幼儿的教育问题涉及到的因素相当的多,因此研究者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综合了来自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与幼儿家长。在三方面力量的共同合作与协同努力下,该研究中的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与较好的成效。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在问题解决的实践取向下,多方力量的合作研究与协同努力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幼儿多动行为纠正的个案研究案例分析: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中的个案研究,其重点在于学前儿童心理问题本身进行科学的诊断。这是进行后续进行适当干预的前提和基础。要对问题作出恰当的诊断,就必须需要有详细的背景资料。因此,此类个案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详细描述个案的相关资料。在上述研究中,研究者从个体资料、成长经历、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文化适应、相伴问题等多个角度对张钧小朋友的背景信息进行了详细掌握,因而在问题的确诊、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方面都做得非常有效,从而保证了最终的干预效果。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是影响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会受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的影响;(2)二者之间的相关随着年龄发展变化的趋势会因为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3、5、6岁时抑制性控制对二者的相关影响不大,4岁时的影响极其显著;(3)二者之间的相关会随着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而呈现出单调性递减或者单调性递增趋势。案例分析:以上案例中,自变量是抑制性控制,因变量是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者的假设是,抑制性控制的变化会引起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的变化,也就是说抑制性控制对二者关系有影响。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者首先对研究的工具和任务进行了设计,从而使这些工具任务符合研究目的的要求,并同时检验了所设计的工具任务的合理性。接下来,研究者以3-6岁的学前儿童为被试,对这些任务进行了测试,从而获得了6组不同的数据(A1、A2、A3、B1、B2、B3)。然后对这些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