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一、前言(2)产品介绍2、策划任务和预期目标本方案主要是从全国市场现状分析入手,了解市场潜量,分析消费者消费习惯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制定和设计出合理的推广目标和策略以及行动方案。本策划案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广告新媒体,与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卫视合作,在电视观众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和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广告时间播出,提升广告推广的效果。同时,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号召,大力做好“环保、责任”等主题词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加强推广效果。二、市场分析(2)竞争日趋激烈(3)奔奔I电动汽车的现状3、消费者分析4、市场竞争分析比亚迪E6,电动汽车,动力强劲,加速时间在10秒以内,最高车速可达到160km/h以上,百公里油耗为18度电以内。电动车e6使用方便,慢充为220v家用电源,快充为3C充电,15分钟左右可充满电池80%。其中最高车速可达到160km/h相比长安奔奔I纯电动车的120km/h高了不少。(2)竞品价格分析比亚迪E6售价在20~30万左右,与长安奔奔I纯电动车最低预计售价15万相比处于劣势地位。(3)竞品渠道分析现在的汽车交易市场、品牌专卖店(4S店)、汽车超市、汽车连锁店等均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汽车销售渠道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国内以4S店为销售渠道的特约经销商的销售模式最多。比亚迪E6与长安奔奔I纯电动车的销售渠道是基本相同的。(4)竞品促销分析三、长安奔奔I纯电动车SWOT分析SO1.公司需继续加强渠道建设,控制终端。2.改进广告和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提升产品知名度。3.依赖国家政策和观念更新打造电动汽车中国第一品牌和第一销售商。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汽车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要求不断攀高。这一点不但是体现在对汽车产品量的需求上,更是体现在对其产品品质的要求上。长安汽车在电动车领域,掌握了“整车集成及控制”、“电机及控制”、“锂离子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关键零部件研发及制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针对长安奔奔I纯电动车的上市推广来说,我们必须加强渠道的建设,控制终端,同时还需改进广告和促销方式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企业的形象。四、长安奔奔I纯电动车上市推广目标与定位(2)策略思路2、产品定位长安奔奔电动汽车定位于中端市场,面向全球各企事业单位、中高产家庭以及观念更新的各阶层人士。彰显消费者的节能环保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个人社会形象和个人魅力。3、市场定位长安奔奔电动汽车主要是为了占领节能环保汽车的新兴市场。因其定位如此,所以产品的档次处于中高档次。五、长安奔奔电动汽车上市推广策略2、价格策略3、分销策略——渠道模式(2)品牌专卖店(4S店)品牌专卖店(4S店)是目前最需健全的销售模式,因其特定的全方位功能,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优化结构体系,降低运营成本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把节省下的成本用于让利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待遇与服务,必将大大增加销售量和销售额,取得更大的利润。其中有两个环节需要提升:一是地理优势,购买方便,试车舒适(空间);二是服务优势,售车需诚信,售后有保障。做到“步行进来,驾车出去”,还让消费者免费给我做宣传打广告,即是商家一举两得、顾客得利满意。(1)广告目标1)在此计划执行期(2010年1月——2010年9月)内,通过对长安奔奔电动汽车的广告宣传,普及目标市场对产品品质、档次的认知,提升长安奔奔电动汽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品牌未提示知名度达到80%。促使消费者对长安奔奔电动汽车产生认同并达成购买。2)通过广告效应达到先入为主引领节能环保新型汽车市场,并且抢占全国电动汽车市场18%以上的市场份额。(2)广告地区全国各地,特别是全国的各个城市。(3)广告对象根据汽车产品消费人群的特点,广告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有经济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和中青年消费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区域跨越大,人员公车出行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向社会大众展示自身实力,赢得消费者信赖,招揽优秀员工;中青年消费者出行频繁,有必要拥有私家车。而且这些消费者在节能环保意识上具有可塑造性。(4)广告主题“节能环保新理念,舒适清洁新体验,长安奔奔i纯电动汽车引领美好未来”。(5)广告媒介广告媒介的组合:以电视(包括移动电视)广告、电台广告、网络广告和轻轨广告为主要媒介。网络媒体:汽车之家、汽车天下网站。电台媒体:全国交通广播电台。(6)广告创意与表现创意可以从长安奔奔i——中国纯电动汽车领跑者这一诉求入手,塑造节能环保、高品质、好服务、健康、专业的品牌形象。广告在情感和理性上双管诉求,广告语为“节能环保新理念,舒适清洁新体验,长安奔奔i纯电动汽车引领美好未来”。1)电视广告在全国各地都能收看到的电视台(cctv-1)、集中目标消费者收视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