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发展循环经济.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发展循环经济.doc

浅议发展循环经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人新作《经济师》2006年第8期1.和丰富的理论相比,循环经济的实际运浅议发展循环经济●叶立青摘要:当前,循环经济已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上升为指导国行经验及范例非常匮乏,政府的政策、规划亦很难落到实处。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没有独立的办事机构,相关的数据也不够公开,很难查找。相比之下,环保产业已经比较成熟的中国澳门,有一些经验值得内地借鉴。如,政府的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强;相关数据信息完整详细,便于查阅。2.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统一,企业难以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理念,但是,我们在认识上仍然存在五大误区,实践中面临三大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应担负起主导作用,促使循环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执行。比如,在循环链中,钢铁厂的废渣可以廉价卖给水泥厂作原料。但实际上水泥厂要根据自己的品级规定选择合格的废渣经过处理才可以作为原料使用。如加入处理费、交运输费等,成本反而会比购买水泥原料高;如果要提高废渣利用率,就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3.民众的环保意识淡薄,参与程度不高。由于观念的转换并非一夕之功可完成,即便是在广东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即便是在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真正能了解循环经济的丰富内涵、知道该如何参与支持其运行的人并非多数,社会上普通民众的循环经济知识就更显匮乏。三、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要担负起主导作用推行循环经济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化解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引起的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当然,发展循环经济亦还必须高度重视其经济属性;而不是为循环而循环,循环不是目的,经济上不可行的“循环”价值不大,也很难构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既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市场机制和公众的参与意识。这一系统工程涉及观念、政策、法律、体制、技术等方面问题,既需要全盘统筹,又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得以确实落实。具体到政府目前应积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只有建立融入市场的经济制度,才能改变市场中的价值关系,找到协调各方利益的合适方式,让市场中的经济主体普遍从循环经济中获得利益,从而实现经济从传统线性物流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变。国内已有专家特别强调,利益障碍将是推行循环经济的首要深层障碍。比如发展公共交通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交通堵塞,减轻污染。但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不少地方政府仍在鼓励拥有私家车,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又违心地限制低排放量车,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所以,如果没有良好的利益协调制度,推动循环经济的政策就会在现实利益中被消解。二是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作为评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的重要参数,引导各级政府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弱化目前GDp过强的指挥棒作用。三是尽快就循环经济立法。明确各级政府、消费者、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各层次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鼓励的政策体系。四是要尽快编制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对较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要实行统一规划,依据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规律,综合平衡不同地区发展方向,优化生产力布局。对各地区在全国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应重新定位。过度开发区域以产业调整和升级为重点,通过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不断缓解经济建设对环境的压力,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转变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6108—248—0l我国叩氖且惶醺铣凸ひ祷⒄沟缆泛驼τ诰顾跣凸?程,资源环境问题迅速累积。二百年间世界范围的工业化过程,始终充斥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紧迫。有鉴于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当今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理念。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是: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原理,按照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而重构经济系统。发展循环经济要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并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及社会的各个层面。而要建立起循环型社会就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长期奋斗。一、发展循环经济当前认识上仍然存在五大误区1.认为循环经济只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忽视与整个社会的关联和互动。循环经济并非仅属于经济范畴,而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它从单纯的经济及管理转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