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餐厨垃圾处理和收运体系(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61 大小:4.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白山市餐厨垃圾处理和收运体系(完整版).doc

白山市餐厨垃圾处理和收运体系(完整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山市餐厨垃圾处理和收运体系(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前言项目背景白山市餐厨垃圾的处理长期处于完全自由状态,“泔水猪”、“地沟油”和下水道成了餐厨垃圾的三大流向。随着白山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加,餐厨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问题。因此,建设新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来处理快速增长的垃圾迫在眉睫。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同意北京市朝阳区等33个城市(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实施方案并确定为试点城市(区)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1)1669号)文件的内容,白山市作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区)名单。根据《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21年)》文件要求,重点建设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项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项目、节能重点工程等项目,以彻底解决白山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处理水平的问题,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本项目已经由白山市环境保护局于2021年4月26日以“白山环审字【2021】03号”文件予以批复,但由于经后期实地考察设计过程中发现原定工艺中昆虫养殖及昆虫粪便生产有机肥在严寒山区运行困难,销售渠道欠缺。同时沼渣进入电厂焚烧处理增加锅炉运行负荷且浪费宝贵资源。在考虑相关专家意见、项目运行可行性等因素,同时更好的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因此企业拟针对原有项目的工艺流程进行调整,针对原有工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他内容均不发生改变,故在重新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基础上,重新针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项目概况白山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收运体系(工艺流程调整)位于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林头村狍子沟,其设计处理规模为日处理餐厨垃圾50t,服务范围为白山市区(包括浑江区和江源区)。本项目服务年限为30年。本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为厌氧消化处理产沼气技术,将餐厨垃圾最终分解处理成沼气、沼渣、沼液以及粗油脂。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白山市绿能生物能源科技委托吉林省林昌环境技术服务承担白山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收运体系(工艺流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人员,在建设单位、当地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进行实地踏勘,经现场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区域已有现状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白山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收运体系(工艺流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扬尘、废水、噪声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以及声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建成投产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锅炉烟气的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各项生产废水的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各设备噪声的排放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产生的沼渣、沼液、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的排放对所在区域环境的影响,以及本项目厂区内沼气储存的环境风险行等内容。环评报告的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选址符合CJJ184-2021《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符合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的要求,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项目所采取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及事故防范措施可以做到各种污染物均达标排放,由预测可知,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其综合效益较为显著,公众对项目建设较为支持。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同时设计、施工和开车运行,在落实报告书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治理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工程建成投产后达到本报告要求的排污水平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该项目建设合理可行。1总则1.1评价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1)通过现场调查与现状监测,了解拟建项目所属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2)根据本项目的排污特点,在调查、分析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本项目生产运营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本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污染排放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3)评价项目的环保设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有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及对策,为拟建项目的工程设计、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4)通过对本工程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对拟采取的风险防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