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讲声现象引入知识点睛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也有例外的,比如说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就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是不同的;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25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64m/s。知识点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c.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应用:双声道立体声知识点三:回声及回声测距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知识点四:声音的三要素(1)声音的频率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的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可听声);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2)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细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计量响度大小的单位是分贝。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反应声音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