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小学美术欣赏课---成都市双流县华阳实验小学 罗友涛 郭燕华.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感悟小学美术欣赏课---成都市双流县华阳实验小学 罗友涛 郭燕华.doc

感悟小学美术欣赏课---成都市双流县华阳实验小学罗友涛郭燕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悟小学美术欣赏课成都市双流县华阳实验小学罗友涛郭艳华关键词:欣赏、评述敦煌飞天彩塑建筑壁画引言: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美术教师,每学期开学时,翻到美术书的第一页,我不禁头疼——欣赏课,我经常听到美术老师们在讨论欣赏课难上,本人也深有同感,那一张张图片感觉离孩子们是那么的遥远。最后我,包括很多来自农村的老师们只能选择:放弃了这样的欣赏课,或者只是流于表面的欣赏。我辗转反侧,没有头绪。难道欣赏课离我们的孩子们真的那么遥远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北京参加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两地美术欣赏教学普及与提高的研究》的观摩课活动。我对美术欣赏教学渐渐的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欣赏来自于生活,评述来自于学生。在听完侯令老师的讲座后,我了解了欣赏教学中的随堂欣赏和专题欣赏的区别,而美术欣赏教学更需要老师专业素质不断的积累和提升,那就是学习。我突然感觉到欣赏教学的钥匙就在我们触手可及地方。回到成都后,我查看了很多关于美术欣赏教学的资料。在双流县美术教研员文旭东老师和导师阳成贵老师的指导下,我对美术欣赏教学的感触也越来越多。一节欣赏课,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的铺垫,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描述活动的过程不正是新课标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过程。我就从一节美术欣赏课堂中,谈谈我对美术欣赏课的一些看法:一、欣赏内容要“细啃”美术欣赏到底是什么呢?新课标里说的很清楚:“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说老实话,我看到《飞天》一课时,脑袋懵了。把“中国石窟飞天壁画”放到美术院校里面,让教授讲个十天都不为过。如何在短短40分钟,让学生对中国石窟飞天艺术有所了解呢?怎么让学生能对中国石窟飞天艺术留有印象,并加以评述呢?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必须深入细致,要“啃”教材,“啃”资料,老师了解的越多,学生的评述语言越丰富。本课是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材《飞天》。那么教师对石窟飞天壁画要有基本的了解,比如:石窟壁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石窟壁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等等,结合学生的知识面,来给本课做详尽的规划。原来本课是通过欣赏石窟飞天壁画,通过线描方式让学生了解飞天艺术形象的飘逸美感。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以探寻飞天壁画为主线。让学生了解敦煌飞天艺术文化的形成到衰落的过程,让学生在欣赏飞天壁画同时,对飞天壁画艺术有深入的了解,,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去热爱和珍惜我们的石窟艺术宝库。二、教学的目标和主线要“清晰”课堂主线直接影响学生美术欣赏的效果。我在上课时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敦煌飞天,观察、欣赏建筑、彩塑、壁画等三种艺术特色,一路欣赏最后把重点放在欣赏壁画,从壁画中带领学生找到飞天形象。学生先了解敦煌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再让学生了解飞天艺术发展的四个时期,学生通过对敦煌飞天艺术的欣赏后,由于飞天艺术形象对学生很抽象,我安排让学生对飞天艺术形象的在生活中应用有所了解,最后让学生用简单的线条表现飞天人物身上的丝带。三、美术欣赏教学重点、难点要“突破”美术欣赏课和别的课不同,课堂的重点不在是知识的重难点,不在是为了后面的一点点练习,而是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美术专用语言来对欣赏作品进行评述。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评述形式我归纳了三种:分析形状、花纹、色彩类型。②分析点、线、面及结构、布局类型。③直接情感表达类型。我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敦煌飞天壁画发展的四个时期后,在感受飞天艺术形象的美之后,让学生进行了对飞天艺术形象的第一次评述。在学生能用自己的线条来表现飞天形象中飘逸流动的丝带后,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第二次欣赏评述。最后交换同桌或好友的美术作品,进行本堂课的第三次欣赏评述。四、美术欣赏课教学及学生评述的过程要“实在”侯令老师这样说过:“其实,欣赏课活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该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分析、感受、表达就要踏实一些。”课堂需要流畅自然,学生的评价、评述也要由感而发,我们不能为了评述而欣赏,教师的提问也必须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目的性,不能流于表面,没有深度。我在讲授《飞天》一课时,把整个过程分成了七个部分:探寻飞天师生交流,介绍老师自己的名片,引出飞天图案。师:“谁知道这是什么图案?”师:“谁知道飞天在哪儿?”出示地图,寻找飞天。激发学生对飞天艺术的兴趣。老师带学生去寻找飞天,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中国地图了解敦煌的地理位置。一路欣赏建筑、彩塑等。最后在壁画里面找到飞天。欣赏飞天欣赏敦煌壁画飞天发展的四个时期:兴起、创新、鼎盛、衰落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