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是你****深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解析版).docx

2017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解析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万章》中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由此可得出西周()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巩固统治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C.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C.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D.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是以才识为选官的制度,故D正确;A是九品中正制;B是察举制;C是世官制。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3.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农工商皆本的观念B.体现重农抑商观念C.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D.体现人生应有敬业观念【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商业·商业发展的影响4.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由题干材料可知,匣钵的使用和发明,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窑产青瓷,材料中没有体现白瓷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享誉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5.一位学者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下列属于这位学者的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克己复礼C.致良知、知行合一D.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可知,这位学者特别强调人的内心自信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王阳明的心学吻合,A项是朱熹的思想主张,B项是孔子的思想主张,C项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故本题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6.抗日战争时期某战役预备命令中说:据各方情报,敌寇有于八月间进犯西安企图。为打击敌人囚笼政策,打破进犯西安之企图,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据此判断这次战役()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C.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平D.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百团大战7.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材料中“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一现象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本题选C项;A项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舆论;B、D都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与“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