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数学高效课堂普集镇中心小学王秀玲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追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了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也成了老师们奋斗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课堂教学要出效率,出效益,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而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有了正确的思考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得也就很牢固。所以教师怎样教和学生如何学尤为重要,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课堂。下面是我围绕教师和学生就“高效课堂”方面聊一聊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请同仁们批评指正。一、有效预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法宝。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光有老师认真准备还不够,必须把学生也带进来,这就是布置学生预习:首先是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哪些是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其次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最后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记下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预习不仅仅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预习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劲量参透书本,向低年级这种方法不太有效,不过也能培养孩子的能力。课外预习,老师就要下一番苦功夫了,我采用方法很多,编谜语,编数学故事,出脑筋急转弯。但一定要和明天的课应挂上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腻,那就用别的方法。总之,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三环备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就如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的话,又如何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关键在于备课这一环节,我认为备课需要分三步走。一环略备----钻教材。就是对所要执教的课,进行大致的分析,从总体上把握一节课在单元中所处的地位,确定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找出课堂中可能出现精彩的片段,也可以找出可能预设出问题的环节,作出标记,提醒自己二次备课重点研究。二环精备---研细节。就是实施再次备课,不但要掌握大体的知识结构,还要研究第一次解决不到位的问题,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斟酌。研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除了教材上出示的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并且做好记录,给学生提供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三环熟备---“背”教案。当我们全面了解了前面的细节时,是不是脱离教材以后,依然能熟练地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呢?不一定,因为如果备课不熟练,我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前准备的容易忘记,课堂环节衔接得不够流畅,课堂进展得也不是很顺利,这样何谈高效?所以要真正的用心去备,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备熟、备透自己的课。比如,我在备《一个数除以分数》一课时,第一次大体看了一下教学内容,翻看了教学用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第一印象就是解决1÷1/5和2÷2/5的问题,照着例题讲,就是画图一种方法。当进行二次备课时,我想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2÷2/5的问题时,可以将2÷2/5转化为2÷0.4,感觉两种方法就心满意足了。当进行三次备课时,讲究的不仅是反复、熟练,而且我还在思考到底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终于想到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就是将2÷2/5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5或10,把除数化成整数,转化为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既让学生明白了算理,又为学生开阔了思路。从这里不难看出,只有反反复复的用心去备课,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三、有效练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及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我想一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