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分区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颈部淋巴结分区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颈部淋巴结分区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颈部淋巴结分区专题讲座颈部淋巴结分区的历史沿革AAO-HNS(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院)1991年提出并经1998年、2002年改良的Robbin’s分区法。将颈淋巴结分为六区。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1997年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分区方法,补充上了Ⅶ区(上纵隔淋巴结)。提出Ⅶ区以来,有学者认为上纵隔淋巴结在颈部以外区域,不属于颈淋巴结组。但上纵隔淋巴结与甲状腺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Ⅶ区法。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建议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Ⅶ区分区法重要肌肉标志重要肌肉标志7Ⅰ区(l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由二腹肌前腹与后腹围绕,上界为下颌骨,下界为舌骨。分布着大约1~14枚淋巴结,收纳颏、唇、颊、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和颌下腺的淋巴液。Ⅰ区以二腹肌为界分两部分,内下方为IA区(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外上方为IB区(颌下区)口腔肿瘤转移区。Ⅱ区(l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位,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Ⅱ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其前下方为ⅡA区(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后上方为ⅡB区(鼻咽癌转移处)。从影像学角度,建议采用颈内静脉后缘作为ⅡA和ⅡB的分界。Ⅲ区(l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上界为舌骨水平,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相同。Ⅳ区(l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上界为III区的下界,下界为锁骨上水平。Ⅱ、Ⅲ、Ⅳ区共同构成颈内静脉淋巴结链,收纳腮腺、颌下、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淋巴液,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点区域。Ⅵ区(levelⅥ)为颈前区淋巴结。两侧界为颈动脉鞘内侧缘,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切迹。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此区是甲状腺、声门和声门下喉、梨状窝顶和颈段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Ⅶ区为上纵隔淋巴结。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胸骨上窝,下界为主动脉弓水平。Ⅶ区与甲状腺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AJCC分区法AJCC分区法171819乳腺的淋巴引流乳房外侧转移途径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导管---静脉血流乳房内侧转移途径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如上途径---静脉对侧乳房转移途径皮下广泛吻合的浅淋巴管网---引流至对侧乳房下行转移途径与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相通---肝脏乳房上部部分淋巴液可不经腋窝直接经穿过胸大肌的淋巴管流入锁骨下淋巴结,继而汇入锁骨上淋巴结乳房淋巴管有时直接注入颈深下淋巴结。乳腺淋巴引流乳房的淋巴输出途径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