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针织面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策划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档针织面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策划书.doc

高档针织面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策划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秦源市玉纶纺织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高档纺织品建设项目江苏中智顾问有限公司第一章总论项目名称:高档针织面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纺织有限公司单位性质:外商独资建设地点:江苏XXX盘湾镇南沃村第一节概述一、企业概况XXXXXXX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利公司”)创建于2004年元月,是XXXXXXX有限公司创办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注册地在江苏省XXXXXXX县盘湾镇南沃村三组,注册资本3300万美元,实收资本2475万美元,经营范围为高档织物面料的生产和经营。二、投资方概况投资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有限公司是XXXXXXX集团设立的一家纺织公司。XXXXXXX集团创办于1993年,在中国香港注册登记,该集团现有12个子公司,分别是XXXXXXX贸易有限公司、立泰织造厂、大涌织造厂有限公司、奴多姿纺织厂有限公司、广达纤维有限公司、新羊城印染厂有限公司、利生制衣厂有限公司等,他们分别提供不同的纺织业产品及服务。集团董事长黄广流先生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XXXXXXX集团的创办人,在纺织业有近40年的管理经验,公司拥有高级服务人员35名,均为高学历、经验十分丰富的高等人才。XXXXXXX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主营纺织原材料贸易、生产及漂染针织布料、生产各类色织丝、经营裸丝、生产长织及短纱线、各类牛仔布、丝袜、内衣扩无缝内衣,各种针织服装、童装等,生产基地设于广东中山及恩平、东莞等地,现有员工8600人。该集团为全球30多个国家的成衣制造者提供面料,以制造全球知名品牌的成衣。如阿迪达斯、班尼路、佐丹奴等;2004年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颁发的2004年度香港工业奖——出口市场推广奖;据亚洲周刊资料显示,该集团在2005年全球华商500排行榜中位列第322位。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资料,该集团在我国大陆开办的企业名列2005~2006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第22名、2005~2006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主营务收入第36名。该集团根据在广东创办中山大涌XXXXXXX工业村等十多个纺织有限公司的制造经营情况及市场的需求,经调研拟在江苏省XXXXXXX县盘湾外企集聚区建设XXXXXXX纺织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高档织物面料的制造能力。三、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的背景纺织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不可或缺,只要有人存在,其市场就一定存在,关键是如何做好做优、做大做强、做出名气、做出特色。我国是纺织品第一出口大国。2005年,我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量的13%左右,其中纺织纤维加工量2690万吨,比“九五”末增长近一倍,占全球纤维加工量的36%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1175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1.3倍,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左右。同时,纺织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已经形成。纺织行业在增加就业、工业反哺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资源、环境制约进一步加剧,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渐突出。我国的吨纤维出口换汇仅仅是日本的六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一。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大部分处于中低档的水平上,低档品种竞争激烈,高档品种曲高和寡。纺织企业在薄利经营中苦苦挣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中低档产品存在过度竞争,一方面低档服装面料及装饰面料生产过剩,另一方面高档面料供应不足,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却又是高档服装面料进口国。沾沾自喜自已是纺织大国的同时必须清醒知道我们还不是纺织强国。在分割纺织利润这块蛋糕时人家得大头,我们只能得小头、零头,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利润不高,效益不好反过来又制约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品种开发。当前纺织行业的竞争,表面上是市场竞争,实质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未来的竞争中,靠资源优势获胜的机会正在减少,靠技术创新获胜的机会则越来越多。因此,可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新型纤维及纱线的创新是提升纺织工业的重要保证,纺织工业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纤维和纱线生产企业的手中。随着纺织终端市场对纺织品多元化的需求,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无论在数量、品种,还是功能上,都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使纺织纱线的加工技术和结构思路获得更大突破。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纤维在传统的棉、毛、麻、丝的基础上,培育和开发出更多的新品种和新纤维,带给纱线开发更多的遐想和发展空间。正是在层出不穷的新纤维的推动下,才成就了华孚集团、宁波百隆、泉州奔达、浙江力达等这些国内花式纱线、色纺纱优势企业的迅速成长,并在市场中形成影响力。解决行业发展问题,上下游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固然重要,但打铁还需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