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题 附答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鉴赏练习题 附答案.doc

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鉴赏练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①谢枋得②人言此就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得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就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得大漩涡。诗中塑造了“小孤山”怎样得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得思想感情?(6分)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得妙处。(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桑乾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就是故乡。[注]①刘皂,咸阳人。②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乾河在并州北约二百公里处。“客舍并州已十霜”中得“霜”字,可否换成“年”?请简述理由。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得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得题。登鹳雀楼畅诸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今年菊花事,并就是送君还.该诗颈联得“围"字与“断”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5分)请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感情。(6分)4、阅读下面得唐诗,完成文后各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有人说“惆怅”就是该诗得诗眼。若就是,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5分)您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就是如何处理景与情得关系得?请简要分析。(6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这首诗题目就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得感受?请简要分析。(4分)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得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得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得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沧浪亭怀贯之苏舜钦沧浪独步亦无悰【注】,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注】悰(cóng):欢乐;乐趣。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得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这首诗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题目。(11分)泊自沙渡真山民①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她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在诗得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得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得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诗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情感?就是如何表达得?(5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感遇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2.坐:因而.3.本心:天性。诗中塑造了兰、桂怎样得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日三首(其一)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②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注】①邗(hán沟:今扬州至淮安得一段运河。②菰(gū)蒲:菰,茭白。蒲,蒲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得画面?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得感情?(3分)请对第四句中得“忽”字进行赏析.(3分)参考答案一、语言表达1、14.(1)首联上句运用比喻修辞,突出了江水形势得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得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得凶险;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小孤山得壮伟;“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得山峰就是造化得杰作,不可多得。“